馬會宇
(白城師范學院,吉林 白城 137000)
隨著高校思想政治建設逐步專業化、深入化改革之后,學生公寓思政教育理念和體系建設逐步完善,對學生公寓工作的政治指導和思想意識傳導進入實踐性試驗階段。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大學生群體不斷發生變化,對公寓管理思政治工作的考驗仍不斷出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管理服務人員在理念跟不上時代發展、不能發揮主體性區分層次、不能將思政育人轉向服務化、不能對學生情感同思政育人進行有效鏈接;
(二)管理服務人員在工作方法上未能做到創新,工作中缺乏新意、灌輸為主、話語老套、不接地氣。
(三)高校學生的思想問題發生變化,游戲刷劇的生活方式、“奶嘴快樂”的幸福模式、不勞而獲的價值取向、無欲無為的人生態度日益凸顯。
“三全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種全新思想及原則,同時也是高校思政教育中具有全面性及系統性的育人指導理念。“三全育人”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及全方位育人。
學生公寓的育人工作一直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點,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教育部2017年印發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教黨[2017]62號),詳細規劃了課程、科研、網絡、心理、實踐、文化、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十大育人體系,大力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一體化育人體系。因此,作為大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的重要場所,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建設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和內涵,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正確的“三觀”價值引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組織、暖心貼心的人性化服務、學生權益服務保障、家庭困難的經濟幫扶、學業方面的互助對接等等。
面對新的思政教育形勢,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服務部門需要轉變傳統觀念和慣性做法,打破管理和服務的雙向壁壘,打通部處之間、學院之間、部處與學院之間的渠道阻隔,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創新高校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建設的方式方法,建立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育人品牌,受助、受益、受教于育人體系建設,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大學階段的“三全育人”教育。從而在生活中得到教育、在學習中發現教育、在工作中體驗教育,達到真正的“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想格局,形成“合力”,將高校學生公寓管理和服務納入大學生全程教育的認知范疇,實現高校“三全育人”的最終目標。
(一)學生公寓全員育人主體維度分析
高校學生公寓育人工作,不僅要高校公寓管理服務人員參與,還需要將高校的領導、宣傳、科研、教學、班主任等一切資源都納入到學生公寓育人范疇,增加學生公寓育人師資力量,擴大高校學生公寓育人隊伍。同時,制定校級《課外育人工作考核辦法》、《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工作實施辦法》等制度增強育人隊伍建設、規范全員育人方式方法、指導公寓育人正確有效落實。
同時,高校公寓“三全”育人工作,要將學生納入學生公寓育人的主體,加強學生公寓學生的自主管理育人,搭建師生論壇、廣泛開展“青聽”見面會聽取學生心聲。放權讓學生干、放手讓學生做、放心讓學生想。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自主性、發揮學生創造性,從而達到解放工作思維、鍛煉學生能力、創新工作時間的效果。
(二)學生公寓全程育人時間維度分析
學生公寓“三全”育人工作應貫穿于學生的學習及成長過程中,即大一入學一直伴隨到畢業,在各個階段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育人內容及策略。要針對學生的身心成長特點及規律進行完善,確保教學的內容及方式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同時,學生公寓育人手段要由以往的經驗化轉變為科學化、現代化,要逐步實現以下改善,即從教育管理預測前瞻化應急到預防、從教育管理決策系統化分散到整體、教育管理過程權變化從靜止到動態、教育管理服務個性化從粗放到精細、教育管理對象協同化從單向到互動、教育管理評價客觀化從經驗到數據。
(三)學生公寓全方位育人空間維度分析
學生公寓全方位育人工作重點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要求學生的生活及學習應結合實際,實現顯性育人及隱形育人教育相結合的育人模式。集中高校教師的專業力量、學生骨干的朋輩力量、網絡精英的網紅力量、社會公眾的友情力量、企業單位的技術力量、黨和政府的領導力量形成觀念融合、信息匯合、工作配合、資源整合、載體結合充分協同多方力量的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