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天 中國音樂學院
巴洛克時期之前的一段時間,對鍵盤音樂的重視程度較弱,相關的作曲家的數量有限。直到16 世紀后期,巴洛克時期逐漸到來,該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人心惶恐,權力之爭風起云涌,這一時期的作曲家以及音樂家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巴洛克時期宗教之間的斗爭逐漸加劇,為音樂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平臺,如今我們所熟知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就是該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18 世紀巴洛克風格達到頂峰,鍵盤音樂逐漸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其相關音樂家對音樂的審美存在差異性。在對鋼琴藝術進行分析時,以巴赫為代表人物,在對音樂領域的服務對象進行定位時發現,其主要定位在宗教領域。而此時巴赫對宗教表現出了崇高的信仰,創作出來的作品呈多樣化的趨勢。巴赫在該時期音樂創作的過程中主要從人類內心情感出發,以多樣化旋律將音樂技法進行全方位的展現。在巴洛克時期,天主教以及信教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因此在該背景下進行創作將理性主義展現得淋漓盡致,把旋律及節奏綜合在一起,豐富了鋼琴藝術表達形式,巴赫在此時的創作更加強調的是自由、平等,并將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展現,一時間內對音樂的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巴赫的作品體現出嚴謹的邏輯感,以質樸的風格為后世通過音樂表達情感奠定了堅實基礎。
鋼琴的前身為撥弦古鋼琴,又稱為羽管鍵琴,對該琴的構造進行分析發現,其主要以兩層鍵盤為主,結構呈現出復雜性。同時,羽管鍵琴具有音色明亮的優勢,鍵盤之間的音域又呈現出多樣化。在羽管琴鍵發展過程中,主要在演奏古典音樂中發揮優勢,強弱力度變化不明顯,從這方面進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演奏者的情感抒發造成影響。在巴洛克前期,此時的鍵盤樂器以及音樂風格呈現出多樣化。例如管風琴,出現的時間較早,音色較為豐富,在音量上呈現出氣勢雄偉的特點,演繹效果較好,從而在巴洛克時期逐漸得到關注,且能夠適應該時期人們內心發展的實際需要。管風琴在巴洛克時期達到鼎盛與自身所具有的宗教性質有關,在該時期備受貴族推崇。對羽管鍵琴以及管風琴進行對比,后者主要作為前者發展的基礎。在此時期,西方音樂之父巴赫注重將城市與音樂進行有效的結合,營造適宜的音樂氛圍。針對該時期環境的特殊性,巴赫在創作過程中始終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則,注重對民間藝術進行研究,他的《平均律》就是該時期的代表作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貝多芬以及莫扎特等后世音樂代表人物對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進行借鑒,為更新鋼琴藝術提供了參考。由此可見,巴赫對鋼琴藝術的貢獻較為顯著,注重實現創作者內心情感的表達,引導后世音樂作曲家以及鋼琴家將生活與鋼琴進行結合,以逐步提升鋼琴藝術表達效果。
復調音樂的誕生與發展,主要以主調音樂的形式存在,該形式與其他聲部的旋律存在差異性,主調音樂借助一條旋律實現和聲陪襯的作用。為了保證曲目旋律的多樣性,通常將主調音樂與復調音樂結合在一起,共同發揮優勢。鍵盤音樂主要在巴洛克時期發展興盛,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并在此基礎上,為復調音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復調音樂在巴洛克黃金時期被廣泛應用,在實際演奏過程中,要求相關的彈奏者具備較強的彈奏能力,并對演奏的結構進行掌握,將句子與音符結合在一起,還需要保證前者的完整性以及后者的獨立性。復調音樂在節奏的把握上,需要對節奏的自由度進行控制,尤其是對于古鋼琴來說,在節奏的把握上容易受到結構體系局限性的影響。在巴洛克時期的復調音樂發展過程中,其主要以古鋼琴為主,琴鍵的觸鍵力度變化不明顯,而在鋼琴創作的過程中,則不需要過度地強調觸鍵強弱力度的變化,只要在具體的創作過程中突出曲目的韻味。巴赫被稱為復調音樂大師,在音樂創作的過程中,結合復調音樂兩個或兩個以上聲部的特點將多種旋律結合在一起,將聲部有序的綜合,旋律之間和諧統一,避免出現聲部混雜的現象。其中《平均律鋼琴曲集》對后世的影響較大,該巔峰之作將鋼琴藝術充分展現,將旋律及技法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為今后鋼琴學者提供參考,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巴洛克時期鋼琴藝術對后世的影響較為深遠,要將文藝復興以及古典主義時期結合在一起綜合分析,從而對曲目進行深入的了解。在對鋼琴的歷史性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要注重與時代性相結合,為后代音樂的創作提供現實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