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永川中學校,重慶 402160)
從高中英語課程新標準對學生提出的全新要求轉變,以及社會發展對英語學習者的基本要求變化來看,高中階段學生需要掌握更加全面且實用的英語技巧。時代需求的發展變化使得學生不能夠再停留于單一的教材學習與書面學習上,掌握必要且實用的閱讀、會話以及聽力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在觀察和記錄了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表現之后,總結出了以下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困難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
高中階段具有承接大學前教育,或者就業前教育的重要地位。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不僅僅是出于自我充實的目的,更具有升學、就業相關方面的需要。而這種實際價值也就使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過度強調和關注如何單方向灌輸英語知識以保證學生的基本升學和就業競爭力,從而忽略了學生本身的主觀需要與個性化發展需要。特別是傳統應試性教學的觀念在教師腦海中根深蒂固,使得當前的英語教學也成為了“唯分數論”的機械過程,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被嚴重忽視。久而久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產生了課堂是教師主宰之地,學生只需要執行和被動承受即可的錯覺。同時,教師忽視學生本身學習價值的教學策略還導致了英語學科靈活多變,實踐價值突出的特點得不到展現,從而極大地割裂了學習者與學科之間的聯系,課堂的效率自然也就難以得到提升。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根本的價值最終必然會重新落回到實際運用和生活場景中去。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都停留在會讀、會寫、會看的層面上,不會自主說英語,更說不好英語成為了常態,不敢說英語,不想說英語的情況更是隨處可見。而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則是因為應試化教育的觀念深入人心,使得廣大高中英語教師將教學的中心放在了考試、做練習和書面講解上,導致了高中英語教學的成果極大地被禁錮在教材、考試等書面形式和理論層面中。教師主動或者被迫地壓縮學生的口語練習、英語會話以及英語實踐等環節,這種背景下,學生又怎么可能成為真正的語言學習者和自信熟練的英語使用者呢?因此,轉變純理論化和文字化的教學,構建具有英語實踐運用水準的教學課堂迫在眉睫。
大多數的高中生在英語綜合素養的培養上都是有所欠缺的,特別是前文所提及的英語實踐素養,更是學生難以形成的重要學習品質。而導致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師對學生英語學習成果和自身教學效果的評價方式缺乏全面性與有效性。絕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重點都放在了成果評價上,只關注學生得了怎樣的分數,掌握了怎樣的技巧,卻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感與階段成長。久而久之,學生在階段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微弱成就感和樂趣也就被教師這種單一局限的評價方式所磨滅了,從而最終導致學生逐分數而學習,喪失全面發展的興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教師要重新界定教學過程中的角色輕重分配,逐漸將學生引入到課堂主導者的地位上。教師要主動為學生創造說、練、想的機會,以互動、討論、表演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課堂歸屬感與參與感。其次,我們教師要轉變眼光,善于挖掘學生學習潛力,展現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特色。譬如由于不同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會表現出成績與能力習慣上的差異,因此教師就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習差異構建層次化與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學有所成,學有所得,以此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以提供豐富的英語實踐機會為方法,引導學生培養英語的思維習慣和思維方式,并積極主動地說英語、看英語和讀英語,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我們教師進行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學生英語實踐和運用能力的提高離不開一個穩定的語言環境的熏陶和浸潤。學生要想提高英語的實踐運用能力,首要做的就是轉變思維,形成英—英轉換習慣,而不是英—中—英轉換模式。因此,在平時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形成全英語的講解、提問和分析模式,并積極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互動、學習與思考,以此來為學生靈活運用英語打好基礎。另一方面,在課堂之外,教師同樣不能忽視為學生創造實踐英語學習成果的機會。教師要強調英語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帶領英語學科跳出書本,走向日常。譬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習的課文讓學生排一出簡單的英語小品劇,選擇經典電影橋段組織英語配音比賽等,以此來幫助學生靈活運用英語,不斷提高自身語言運用能力。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將英語教學的全過程規劃成為一個完整的圓,而這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做好綜合、靈活、全面的教學評價。事實上,正確有效的教學評價不僅要通過評價教學的成果來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以此為基礎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還要抓住學生的過程體驗感,關注學生的過程性收獲與成長,以此來發現不同學生的特長與優勢,為學生的個性化、全面發展積累有效的素材。簡言之,為了達成高效的英語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必須要堅持多方面、多過程和多角度,細化評價內容,建立起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感,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隨著學生英語學習層次的不斷提升,在學習道路上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也是難以避免的。但是,為了培養出真正具有時代精神,具有語言學習和應用能力的優秀人才,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發揮好觀察與指導的價值,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當然,在強調英語學習效果的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對學生學習興趣、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以此為資本,獲得學習英語的優勢與信心,提升學習英語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