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
(多彩貴州網,貴州 興義 562400)
傳統教育電視傳播是一種“以點對面”的互動手段,由于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往往會出現互動雙方地位不平等及互動不同步等不足,受眾處于一種被動接受教育電視傳播信息狀態,使得受眾特定需求得不到滿足,無法達到信息傳播的作用及目的。教育電視新媒體的轉變實質上是一種大眾傳播手段的轉變,教育電視節目是以電視為中心進行傳播轉變為以受眾為中心進行選擇的形式,以達到滿足受眾不同需求及傳播的效果。
隨著大眾媒體的發展,已將原來的被動接受信息轉變為個人化的雙向交流,受眾將所需信息拉出并參與信息創造過程,與傳播者進行互動。傳統教育電視節目的制作,學習者具有較少的參與機會,滿足不了學習者的需求。而教育電視新媒體可以讓學習者參與創造信息,學習者可以直接或間接參與電視節目的制作及演播或對節目內容進行加工與評論等。受眾獲取信息的方式在教育電視新媒體的促進下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
隨著教育電視新媒體的發展,學習者可通過電腦、節目內容、機頂盒、節目發送者、制作者及其他學習者進行交互,主要交互途徑包括:電視雜志、視頻點播、教育游戲、教學指導信息、教學內容推送及電子節目單等方式進行服務。此類服務均為個性化服務,個性化服務是教育電視新媒體的最大特征,能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
1.根據受眾的需求進行互動
媒介生態下教育電視新媒體受眾選擇的互動形式主要是依據學習者的實際需求進行的,主要包括電視資源包選擇、點播視頻及時移電視等,根據不同受眾的個體需求在節目中出現符合受眾需求的單元節點,在知識單元節點中將新的視頻及動畫片段加進去。各類不同的學習者還可根據自己的實習學習需求進行不同版本及輔助信息的選擇。
2.根據受眾者行為模型推動信息進行互動
在這個模型的推動下,利用交互式電視系統將受眾的基本資料及學習者日常參與的基本資料及學習習慣等進行記錄下來,根據學習者的興趣、需求及愛好等進行個人模型的建立,向學習者推送符合其需求的雜志、節目及圖像等資料及信息。第三種是以受眾參與角色為標準進行的扮演式互動,主要是指受眾參與教育電視節目的過程中去的敘事模式是指在節目的播放過程中會出現互動菜單,學習者可按照自身需求設置不同角色對節目內容進行選擇。
1.監控信息,提升互動的針對性
教育電視新媒體下將會出現大量的信息資源,收集、整理這些出現的大量信息后及時掌握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對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進行專業的分析后能較好地對學習者的潛在需求進行掌握及了解,讓更有針對性的發布內容出現在教育電視新媒體中。為了更好地進行針對性服務,要努力做到加強互動過程中對信息的監控,從監控的信息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可以利用反饋網絡供電視節目的檢測建設及采集數據及分析數據等方式進行,設置針對性的數據分析人員分析教育電視收視率的數據,專家評估數據及觀察滿意度等進行研究,將數據以表格的形式做出分析報告。
2.進行長時間的互動
精心設計符合受眾需求的互動內容,以達到讓受眾利用教育電視新媒體進行學習的效果,進行長時間的互動,在進行電視節目的設計過程中適當的進行受眾需求的調查,對受眾的學習需求及心理特點進行了解及分析,在電視節目中設置各種角色及多種存在的可能性,通過電視節目的發展讓受眾進行相應節點的選擇,將受眾當作是節目的主導者,最終達到駕馭電視節目互動的目的。
3.進行多渠道融合,推動互動
傳統的電視媒介隨著新媒介生態產生了較為劇烈的變化,各種類型的新媒體不斷涌現,教育電視新媒體在互動過程中也同樣依靠新型媒體技術設計互動模式推動多項媒介渠道的有效融合,達到提升教育電視新媒體互動成效的目的??梢圆捎脤⒒ヂ摼W與廣播電視網進行整合的方式,讓兩個渠道的受眾能在同一互動媒體平臺下進行各種類型的互動交流。
新媒體在社會中是以一種環境的形式存在的,新媒體包括傳統的媒體形式、移動的媒體形式、數字報紙雜志的表現形式、網絡媒體的表現形式及數字電視的表現形式等,是傳統的報紙雜志及電視節目發展及轉變而來的一種新媒體形態。新媒體是采用數字技術及網絡技術等終端向受眾提供信息的傳播及娛樂服務。教育電視傳播形式及電視節目的發展是由新媒體的發展帶動起來的,新媒體已經逐漸發展成社會媒體的中流砥柱,雖然這種全面系統性發展給傳統媒體發展帶來了很大沖擊,但電視媒體自身也尋求變革,尋求轉型升級,大多數有基礎的電視媒體已經與新媒體進行融合,構建了媒介融合平臺,尋求互聯發展。在新媒介生態下進行教育電視新媒體的互動應結合實際中受眾的主要需求,采用合理、科學的設置滿足受眾需要的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