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河南省商丘市睢縣機關幼兒園,河南 商丘 476900)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他們通過游戲認知物質世界,了解外界信息,因此游戲對幼兒來講蘊含了大量信息,是他們對外交流的一種方式,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其生活、學習均離不開游戲,游戲的參與能激發幼兒思維,改變幼兒行為習慣和親社會行為,有助于他們了解新鮮事物。它融合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讓幼兒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知識。作為學前教育的教師,有必要將幼兒數學的學習與游戲結合起來,讓他們在游戲中受到感染,從而自發的進行數學學習。相比于枯燥乏味的數學教學,游戲數學更受小朋友們的青睞,小朋友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學到數學知識,也感受到了游戲的快樂。
傳統的數學教學,教師大多采取傳授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對幼兒來講是墨守成規的教育方式,是對幼兒心理和生理上的影響。所以幼兒的數學教學要擺脫傳統教學方式,將數學教學進行全面改革和創新。不要將超前的教學理念引入到幼兒的數學教學中,要制定適合幼兒數學教育、符合幼兒智力和心理發展的教學方法。而游戲能讓幼兒集中注意力,也是激發他們大腦的鑰匙,在數學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有利于他們正確認知數學這門學科,從而讓他們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
1.數學游戲的趣味性。主要目的是吸引幼兒注意力,讓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幼兒在這一時期愛玩是天性,讓他們適當的放飛天性,可以讓他們獲得開闊的視野和大腦思維,激發學習興趣,加快數學知識轉變,促進數學知識吸收。2.數學游戲目的性。數學游戲的目的是提高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能力,所以數學游戲的設計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在開展數學游戲之前做好相關準備,保證數學游戲的順利開展,達到預期教學目標。3.數學游戲的可實施性。無論做出什么樣的教學活動設計,最終目的就是讓小朋友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讓他們對數學有所了解,為小學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數學游戲的選擇一定結合課程進行設計,并且選取合適的教學素材,保證幼兒的學習。
數學游戲的引入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學習氛圍相對輕松,幼兒可以主動發言,并且受到鼓勵的次數明顯增加。幼兒在歡愉的環境中學習,思維會非常開闊,大腦細胞處于高度放松狀態,與緊張的氛圍相比,思維運轉的速率會更高,有效思維碰撞也會更高,從而促進幼兒智力發展。而數學游戲的引入也增加了幼兒之間的交流頻率,讓他們學會如何交流,掌握交流技巧,從而快速掌握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有利于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展,間接地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
幼兒教學不僅是教他們學習知識,更多的是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有一些收獲,體會成長樂趣。在教學游戲過程中讓他們學會如何克服困難、面對突發事件、怎樣與周圍環境進行交流,獲取信息等,通過數學游戲培養他們動手操作和實踐探究能力,增加師生間互動,使其快速放下戒備心理,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環境,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教師在學前教育中需要準確把握對幼兒的干涉尺度,既不能過度照顧幼兒,也不能對幼兒太過嚴厲。傳統教學課堂讓幼兒無法適應,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沒有興趣,不利于教學活動開展。數學游戲是將兩個極端中和,打造新型師生關系,開展新式教育課堂,將游戲與學習兩個對立角色融合在一起,提高教學質量。
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需要在課堂秩序和注意力集中上花費大量時間,影響教學效率和質量。而情景教學需要游戲進行維護,將數學游戲引入情景教學中,有利于幼兒注意力的集中,促使幼兒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
實踐操作是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關鍵,因此在數學的教學中應該更多地引入實踐操作的數學游戲,這類數學游戲可以和生活進行緊密聯系。教師一方面可以進行教具的使用設計,另外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讓幼兒感受數學的應用,進而對數學產生興趣,此外教師也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幼兒分別扮演消費者和商家進行交易,培養幼兒的生活實踐能力。
這一方法主要強調通過幼兒的感官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發展幼兒對數、形的感知能力。如在認識圓形、三角形時,采用“玩變魔術”這個游戲。它是通過觸摸感覺讓幼兒感知幾何圖形。在整個游戲中,幼兒對于魔術箱中的東西充滿了神秘感,也充滿了向往。我們還可以用口頭語言游戲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鞏固。它對發展幼兒數子的抽象能力和思維敏捷性作用有較好的效果。
游戲為兒童提供了一個表現自己的有效途徑。幼兒就是在游戲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游戲深受幼兒喜歡,融入數學知識的游戲或者說將數學活動設計成游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游戲使數學教學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游戲的童趣、充滿了想象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