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紀念館,河北 石家莊 050400)
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本職人員的職業活動中行為的要求,同時又是職業的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革命紀念館既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又是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基地,講解員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或間接地關系到全社會甚至整個民族素質提高的大問題。因此,講解員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必須講政治,愛祖國、愛宣教事業、愛觀眾。講解員每天面對不同層次的觀眾,而講解的內容主體是相同的,時間久了,容易失去耐心,甚至產生厭煩的心情。因此革命紀念館講解員應該牢記,自己是講述英雄、再現歷史、傳輸精神的人,在任何時刻都應該牢記“全心全意為觀眾服務”的理念。
講解員是革命紀念館的一線崗位,更是革命紀念館乃至整個城市的窗口,所以講解員的外形、身高、面容都應該符合職業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給觀眾留下良好的最初印象,為講解的順利進行提供條件。講解員的每一個舉動都關系到革命紀念館的整體形象與聲譽,整潔、端莊、大方的儀表對講解員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講解員的行為舉止應該是莊嚴而不冷漠、樸實而不呆板、熱情而不輕浮。得體的儀表和恰到好處的著裝不僅可以增加親和力,拉近自身與觀眾的距離,而且可以讓觀眾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意識,輔助講解的實施,增強講解的藝術感染力。
一名優秀的講解員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快速應變能力。新上崗的講解員,第一次面對觀眾時的心情都難免緊張和激動。緊張的是擔心自己的初次講解是否會有講錯的可能;激動的是終于要把準備已久的講解傳達給觀眾了,訴說的愿望十分強烈。記得筆者在第一次講解的時候,當所有觀眾的目光全部聚集到我身上,頓時緊張起來,大腦一片空白,早已倒背如流的講解詞瞬間不知從何說起,結果就出現有的地方忘詞,有的時間地點說錯,一個小時的講解內容短短半小時就收場的情況。因此,如何在極其緊張狀態下自如的發揮,對任何剛剛接觸工作的講解員都是一次考驗。還有,講解員在給高級別領導講解的時候,又應該如何調整心態,這些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領會到的。只有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才會慢慢地體會到。當然,在講解工作中講解員可能還會遇到各種突發狀況,如何處理解決突發狀況,并與觀眾進行有效的溝通,也對講解員提出了更高的考驗。知識面寬,就能做到心中有底,不怕觀眾提問。獲取這些知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看書、上網,和觀眾的交流等等。自身業務素質提高了,才能在講解中更好地發掘和提煉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才能引導觀眾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示和教育。
講解員是革命紀念館的名片,代表著革命紀念館的窗口形象,所以講解員除了具備充足的業務知識、嫻熟的講解技巧,還應多了解一些本專業的禮儀知識。除了要求講解員身著軍裝講解外,還要求加強自身儀容儀表、禮儀禮節方面的訓練,了解化淡妝的基本要領。講解員的言行舉止應端莊文雅,接待觀眾時應做到笑容可掬、從容和氣,以便給觀眾留下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比如我館會定期組織講解員集體進行形體訓練,包括笑容、走姿、站姿練習等,極大提升了講解員隊伍的整體形象。除此之外,講解員還應熟悉了解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以便更好地與觀眾交流,提升革命紀念館的公眾形象。
雖然講解員每天面對不同的觀眾,但從事的工作卻具有重復性和單一性,難免覺得枯燥乏味。而講解對于觀眾來說卻是一次嶄新的經歷,這就要求講解員平時除了要培養自身愛崗敬業的情操以外,還必須學會用理智控制自己的心緒,處理好“重復與單一”的關系、培養洞察觀眾的意愿和情感的能力,不卑不亢地與觀眾進行交流,不能把現實生活中的心緒帶到在講解工作中。要使自己時刻保持樂觀的心態以及與觀眾交流溝通的意愿,只有這樣才能保障講解工作正常順利地進行。
革命紀念館講解員應熟練掌握語言技能和講解技巧。首先要加強語言的訓練,普通話要標準,發音要準確,要懂得氣息的運用,講解時字正腔圓、吐字清晰,使講解內容完整準確的傳達到觀眾的耳朵里。講解時還要注意靈活運用講解技巧,做到斷句準確、把握語言的形象性、語法的邏輯性,從而增加講解的親和力;還有要把握講解感情的運用,提升講解氛圍的感染力,加深觀眾對講解內容的理解。
在講解工作中,如果每個講解員都像機器一樣完全按照講解詞去講解,就使講解失去了針對性,難以收到感動觀眾的效果。每個講解員每天都要面對不同層次的觀眾,他們的年齡、閱歷、工作性質都各不相同,比如專家、學生、教師、政府領導、外賓等等。面對這些不同的觀眾,就要求講解員深刻研究觀眾群體,做到因人施講。面對不同的參觀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講解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講解員培訓中,老師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因人施講”。
總之,革命紀念館講解員綜合素質的提升工作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要充分發揮講解員的業務潛能,并時刻以革命精神對待自身工作,富有激情、責任感及驕傲感地進行革命歷史的講解工作,更好地為革命紀念館講解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