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軍
(河套學院,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000)
就現階段的情況來看,水利工程建設發展越來越快,現代測繪技術也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得到了日益普遍的應用。積極采用該種技術,能夠大幅度減少測繪人員的工作量,并達到節約成本的效果。因此,探討現代測繪技術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于水利建設而言,測繪是一項最基礎的工作,相關人員必須逐步提高測繪技術水平,為工程建設提供必要的保障。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信息化產業發展速度極快,這對于測繪技術的應用和普及也產生了很大影響。積極采用現代測繪技術,可以將被測繪目標的特點及要素形象全面地反映出來,得到一目了然的結果,且能轉變傳統落后的測繪方式,彌補其不足之處,具有很強的直觀性,操作效率很高,當信息出現問題時,可以馬上進行修正。測繪人員利用計算機就可完成各類規劃與設計工作,并對不同方案展開對比分析,確保可以獲得更為精確的結果,提高自動化水平。現代測繪技術十分符合當前信息化社會的發展需求,代表了測繪行業在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表現出了難以比擬的優勢。因此,必須將現代測繪技術廣泛運用于水利工程管理中,推動其應用水平達到更高的層次。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數字地圖能夠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可以精確測量出工程坐標與高程,找準水利設施修建的范圍與具體方位,確定水庫淹沒邊界與集水區域,同時還能對橫截面圖的繪制提供有力的幫助。總體來看,數字地圖就是利用全自動制圖系統以及其余一些數字設備,以計算機為載體開展處理工作,構建相應的數字模型與地圖,從而獲取有效信息。再結合模型或是地圖中任意一個坐標,獲得該點的高程,如此便能科學完成橫截面圖以及建筑物設計工作。和傳統的地圖相比,該種地圖更著重突出精確繪圖與地圖比例的恰當性。
現階段,GPS 技術開始愈來愈普遍地運用在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具體涵蓋了工程選址、測量控制管理以及變形監測等多個方面。比如,開展項目選址的時候,經常會由于地形復雜或視覺條件不佳等因素而影響到工程的測量及選址。此時合理采用GPS 技術,就能夠有效處理好這些問題。該技術運用于水利工程當中,能夠不受氣候、地質及地形等多方面條件的影響,和傳統測量技術相比存在很大優勢。另外,使用了GPS 技術后,大壩變形監測還能夠于視覺條件不理想的情況下開展,實現動態化監測,從而提升測量速度與精度。因此,將GPS技術同計算機軟件結合起來運用,能夠真正實現水利工程大壩的可視化監測,并對水平和垂直位移的多項數據開展自動化的實時處理,給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堅實可靠的依據。
常用的變形監測技術包含了大地測量、基準線與靜水壓水準測量的方式。其中大地測量是比較傳統而有效的手段,其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都相對更加成熟,并且所測數據準確性高,耗費的成本也較低。但其也有一定的缺點,比如觀測時間較長,勞動強度大,且在測量時經常會遭受觀測條件影響,導致精度下降。基準線測量法在變形監測中也運用較多,主要可以用來監測壩區周圍的巖體、高邊坡以及其余邊坡體的水平位移情況。流體靜力水準測量法在當前呈現出較快發展速度,適合用在壩體高程的觀測與傳遞方面,能夠同時獲得數個監測點的高程。
測量機器人實際就是帶有先進功能的全站儀,能夠實現自動查找、識別、跟蹤與鎖定目標,對物體的坐標、圖像、角度、距離等信息展開搜集,且不需要人工操作。測量機器人雖然也屬于全站儀類別,但其具有自動化特點,在傳統的全站儀基礎上增添了視頻成像系統、步進電機、CCD 圖像傳感系統與多種智能數據分析軟件。采用視頻成像和CCD 圖像傳感系統,可以通過棱鏡完成對目標的自主識別,對搜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與運用,實現精確的自動測量與讀數。在實際操作中,可對測量機器人進行重新開發與升級,將其同對應的軟件及分析系統結合起來。同時還可以提前制定好工程測量計劃,轉換成指令后再錄入系統中,就能讓測量機器人展開觀測數據的自動收集、分析與處理工作,節約了大量人力。
該系統主要運用于水下工程的地形測量,和傳統單一的pop 測深系統相比有著明顯優勢。前者的分辨率較高 一次信號發射中可測量一個連續的大面積區域,可同時獲得與船的航跡相垂直的面內多個水深值,測量速度快,并且精度也相對更高。后者所使用的虛線測量儀器存在盲點,若要提高水下地形數據的精確性與可靠性,就需要進一步加強測量線,這就導致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另外,單pop 橫向測深系統的檢測精確度會受到羅經儀、姿態儀和聲速剖面儀安裝的較大影響,需要對這三者進行同步安裝,且確保測量船的穩定性,在運作時不可有太大的水質情況變化。
綜上可知,現代測繪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具體包括了數字地圖、GPS技術、變形監測技術、測量機器人以及多波束測深系統等方面。而現代測繪技術是科技發展的重要產物,將其運用于水利工程建設中,能夠獲取十分顯著的效果,從而確保工程項目得以順利實施,提升整體效率。因此,在整個管理過程中,都必須注重測量水平和精度的提升,充分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促使我國水利工程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真正適應新時代水利工程建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