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杰
(武警警官學院訓練基地兵種訓練系,廣東 廣州 510000)
教學內容是教學改革的核心,是上好一堂課教學的基礎和前提。隨著實戰化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戰化”“實踐教學”成了教學內容改革的重點。這要求教員在撰寫教案時,要根據實戰的要求,吃透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等和《人才培養方案》,嚴格落實“兩個60%和一個10%”的要求,在教學內容設置上,不僅要有數量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在本質上向實戰靠攏。尤其是想定作業和現地教學等實踐教學實踐的內容,要占到課堂教學的主體。這就需要教員在大綱和教材的前提下,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教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點內容,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以點帶面。一是研究分析本節課在整個大綱中的位置和分量,注重教案的前后呼應;二是認真提煉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內容,抓“綱”“張”目,緊緊跟上一線部隊的專業化、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的形勢,緊貼基層業務工作和執行任務日新月異的新情況;三是注重抓好正課的小結,以精煉的語言歸納一節課的內容。
俗話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要講好任職教育的課,教員首先必須懂得部隊、了解基層、知曉實戰。一是教員必須在知識儲備上多一些實戰化知識,在實際教學中多一些實戰化內容,在科研攻關中多一些實戰化研討。二是教員在課下反復鉆研所講授的內容,努力做到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如加強學習,拓展其外延;深入思考,挖掘其內涵;注重歸納,提煉其語言。要切實把所講授的課本知識變深變寬變成自己的語言,變成學員通俗易懂的字、句和要點,使學員易于掌握和理解,切忌照本宣科,墨守成規。
“要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下摔打鍛煉部隊?!笨梢?,實戰化教學需要實戰化的教學條件來保障,軍隊院校必須創新教學手段,以增強教育教學效果。善于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來保障教學,形象直觀地輔助課堂教學,是提高一堂課教學質量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實戰化教學實施的關鍵要素。
在當前缺乏實戰歷練的背景下,軍事訓練如何最大限度與真實的戰場對接,選擇和使用教具是一門學問,選擇恰當有利于教學效果,反之則差。而多媒體和網絡教學,徹底改革了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進行簡單教學的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靜態的事物動態化,單項的事物多維化,進而增強教學的感染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但是,教學手段的選擇和使用要根據授課內容精心設計:一方面,要突出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模擬仿真等新技術與科技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建設實驗室、專修室、模擬仿真訓練室;利用電腦制作多媒體課件,以三維動畫的形式,在教學訓練中人為設置情況,直觀地展示教學的內容,逼著學員獨立處理,從而提高學員應急處置能力;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傳統教學手段。自己動手設計,設計好畫圖,使之與授課內容有著嚴密的銜接和形象的配合。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自己的現場操作展示所講授的內容。教具對于輔助課堂教學非常重要,要高度重視,不能草率應付。
所謂“對分課堂”是指在教學時間的分配上,強調教員和學員雙主體,教員的“教”和學員的“討論”同等重要、同樣的地位。在院?!鞍磳崙鹨笕ビ柧?,然后按訓練去實戰,訓練與實戰達到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實話“對分課堂”,可以使課堂教學必須充分發揮學員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打破“一言堂”,提升教學的效果。
一堂課一般為50 分鐘。在設計堂課教學中教員要控制好講授的時間,不能滿堂灌輸,留下足夠的時間給學員消化、鞏固。一是壓縮講授的時間用于突出學員練指揮、練戰術和崗位任職能力的培養。在軍事技能教學和基礎體能訓練中,教員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員,在訓練中融入實戰對抗背景,不再緊盯著“環、米、分”,而更多地關注學員在訓練中的強化戰術素養。要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有利于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二是由訓練型向對抗型轉變讓學員“唱主角”。在專業教學中,可采取紅藍對抗法,學員根據任務自行設置戰法,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模擬對抗。在教學考核環節,廣泛開展大考核、大比武、大拉動活動,持續發揮“考比拉”的催化效應,將逐步檢查學員個體軍事技能的“操場點兵”的“三實”訓練,升級為檢驗戰斗班組作戰指揮能力的“實戰練兵”,從而實現由“技術型”向“戰術型”轉變。
在推進現代化教學改革中,盡管多媒體課件廣泛應用,但板書仍然是體現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形式。書寫板書要根據黑板的板塊,合理布局,分清主次。一般要設計成三塊;一是主板書,撰寫主要的講授內容;二是解釋性輔導板書,主要書寫解釋詞語或公式;三是提醒式輔導板書,主要書寫一些數據和圖畫。板書不要太多,尤其是有多媒體課件的輔助,更要減少板書的內容;板書不要太亂,不能隨寫隨擦,要給學員留有記錄和聯想思考的時間。
掌握精湛的授課藝術是優秀教員的追求目標。一臺戲需要編劇、導演、演員的三者聯合;一堂課則是教員將編劇、導演、演員三者融為一體。課堂教學是教員以演員的身份出現在講臺上,通過講和演把知識傳授給學員,使之在娛樂中學知識。一要講普通話,力爭使來自不同區域的學員都能聽懂;二要聲調抑揚頓挫,有起有伏,有急有緩,不可平直敘述,切忌語快音小聲調平;三要情感交流,通過目光和表情的變化,調動學員的聽課注意力,增強教學的效果與感召力,不可面無表情,眼神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