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青平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體育中心,山西 忻州 035400)
競技技能屬于競技能力范疇,是對運動員是否具備參賽能力進行評判的一項重要指標。具體來講,競技技能指的是運動員運用、掌握運動技術的能力。在比賽過程中采取行之有效且科學合理的動作技術能夠對運動員在競技比賽中的獲勝起到明顯的助推作用,可以更加經濟、有效地使運動員的體能得到充分發揮,確保運動員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競技戰術的實施。
實戰是柔道運動的核心訓練,所有柔道運動技能最終都要被運用于實戰對抗中,用以抵抗對方的進攻。在非對戰的日常訓練中,所有的柔道技能都只能被稱作是柔道運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結構或單元,無法發揮出應用的對抗效果。因此,在對柔道運動員競技技能進行培養時要遵循實戰為主的原則。尤其是柔道比賽過程中運動員所面臨的心理壓力、對手的頑強抵抗及進攻時機的把握等,這些并不是完全依靠單純的技能培養及教練的日常指導就能夠實現的,而需要運動員在實戰運動場上根據雙方對抗情況來隨機應對。為此,教練在對柔道運動員進行競技技能培養時,要注重實戰活動的開展,使柔道運動員可以在實戰環境下對所學到的競技技能進行反復試驗和訓練,以此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這樣柔道運動員對競技技能的掌握也就更為靈活,從而將其內化為一種本能運動反應。
柔道運動發展歷史悠久,技術種類也較為多樣。在練習柔道運動的過程中,無論是教練還是運動員,都必須有一個正確的心態,做好長期訓練準備,從最基礎的柔道技能入手,再進行訓練難度的逐步提升,以循序漸進原則為指導,實現柔道運動競技技能的有效培養。切勿存在一蹴而就的不良訓練心理,這對柔道運動員的訓練是極為不利的。教練在對運動員進行柔道競技技能培養的過程中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培養原則,先從基礎動作的訓練開始,再逐步深入到具有一定難度的動作上,然后將不同的動作、技術進行組合形成完整的技術鏈,最后再將柔道各類手法、步法進行糅合,以此形成一道完整的柔道競技技能訓練鏈條。與此同時,教練還應注意,隨著訓練難度的提升,運動員的身體機能以及柔道綜合素質也在不斷提升,這就需要采取循序漸進的訓練方式、方法來配合運動員不同時段的技能訓練。
無論哪一項體育運動,基礎練習都是訓練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基礎練習是否過關將直接影響后期的訓練效果。在柔道項目訓練中,不能急于讓運動員掌握基礎動作的要點,而是要分析運動員的心理特點,以提升興趣為主來合理設置訓練內容,最好是以游戲的形式開展訓練,在游戲中加入基礎練習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訓練的趣味性,增加運動員的參與度,而且還可以使訓練效果事半功倍。就目前柔道基礎練習內容來看,主要應以速度訓練、力量訓練和敏感度訓練為主,在訓練中應嚴格規范訓練者的動作。
柔道實戰訓練中的力量練習分為多個類型,如大力量、小力量以及專項力量等,每一種力量練習都有其對應訓練方法。首先是大力量訓練,也被稱為極限力量訓練,是根據每位訓練者的力量水平,不斷加重,直到使訓練者達到極限狀態,訓練中常用的方式主要有臥推、深蹲、彎舉及趴拉等。其次是小力量訓練,即根據訓練者的實際情況固定一個力量進行訓練,訓練中注重的是次數和時間,常用的訓練方法有勻推、頸后推及啞鈴彎舉等。最后是專項力量訓練,即符合柔道項目特點的力量訓練,主要包括腰背部練習、抱、抗及提人跑等。
柔道實戰訓練中的速度素質練習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主要有折返跑、十字變向跑、拉橡皮帶及沙坑步法等。有效的速度素質訓練一方面可以提高訓練者的上肢爆發力,同時對速度和頻率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義。每一種方法在訓練時都有其需要側重的部分,例如,利用拉橡皮帶進行訓練時,拉橡皮帶要快速,回來時則要減緩速度;折返跑時為了增強訓練效果,可以在折返跑途中設置標志物,讓訓練者每遇到一個標志物就重新返回起點重新開始,然后到第二個標志物,以此類推,直到從起點跑到最后一個標志物。標志物的數量設置可以根據訓練者的實際情況來具體選擇。
總結:總而言之,處于青少年階段的運動員由于身體各項機能均處于最佳狀態,所以在體育訓練方面具有較強的可塑性。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青少年運動員技術的全面提升,在進行柔道實戰訓練時,必須注重各個方面的平衡發展,除了飲食的合理搭配之外,還要重視運動員體能的提升和各類技術的靈活應用。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青少年運動員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也為運動員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