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曉東
(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紀委,陜西 延安 716000)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的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有些人的精神甚至因此一蹶不振。面對這樣的情況,每一位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不應該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客戶,而需要以誠待人,協調溝通,從而化解問題。這對穩定社會和諧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所謂人文關懷,通常的理解就是對人的關懷,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關心人的個體需求,激發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人類自覺意識提高的反映。其根本指向是實現人本化生活,幫助每個人提高人生的幸福指數。傳統的觀念認為財富的積累是提高幸福指數的最有力手段,而心理學研究顯示,職業成就、教育程度、婚姻質量、信仰、社會支持等因素都會對幸福指數產生不同影響,人本化生活最重要的目標是追求幸福,而非財富。
人文關懷是“人本理念”的體現,事業單位領導者提倡人文關懷,能夠發揮工作人員的價值屬性,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工作人員在事業單位工作中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能夠促進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并且,伴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事業單位急需提升工作人員的競爭能力。進行工作人員人文關懷能夠加強事業單位文化建設,使工作人員能夠更好地為事業單位服務。思想政治建設是事業單位重要工作內容之一,而加強人文關懷在思政建設中的運用,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增強事業單位內部的凝聚力,促進事業單位內部和諧運轉。提倡人文關懷能夠使無論是領導者還是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遵守“以人為本”的原則,提高其生產的效率和質量。人文關懷是思政建設的高階內容,領導層要重視工作人員工作的自主性、獨立性。充分調動工作人員工作的自主意識,能夠提升工作人員的主人翁意識,更好地為事業單位發展服務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事業單位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調動事業單位內部員工的積極性,同時還需要完善相關的事業單位管理機制,確保每一位員工的知情權等等,切實保障員工的基本權益,滿足單位業務工作的發展需求。為此,事業單位需要不斷的增加投入,還需要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提高事業單位員工的思想覺悟,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在最近的幾年當中,由于考入事業單位的都是應屆畢業生,大多是年輕人,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通過社會環境的影響,會逐漸改變他們的價值觀,或多少都會影響。因此,在當前階段,如果想要改變事業單位職工的自身政治觀念,就需要組織并建立高水平的事業單位服務隊伍。對于事業單位來說。需要立足于事業單位的自身情況選擇優秀的人員,在日常的個人生活以及適應方面進行服務,與此同時,還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對于其他的職工進行有效的激勵,采取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單位未入選的職工找到學習的方向,有學習的目標,同時還可以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以之為動力進行努力。與此同時,也是企業的職工進行自我激勵以及自我發展的一個過程。所以,對于事業單位的培訓活動來說,不能過于形式化,傳統的培訓方式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組織培訓需要實行現代化培訓模式。
人文關懷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法制企的重要體現。因此,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應當從以往的人治向法治的方向轉型,注重把人文關懷寫進事業單位思政工作計劃與指導方略,明確人文關懷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內容與具體實施辦法。重點形成良好的事業單位管理制度,強化建設事業單位的各項制度法規,在事業單位法治化進程中有效樹立平等意識,切實尊重職工主體權利,完善事業單位良好的文化氛圍,真正在事業單位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樹立多勞多得的分配機制。還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下修訂企業的制度,培養職工的思想文化素質,以強有力的學習、實踐、互動活動樹立職工良好的世界觀,不斷優化職工的思想意識,達到促進事業單位進一步穩定發展目標。
總而言之,對于事業單位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單位員工進行人文主義關懷,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得單位的人文主義關懷工作真正地落實到工作中,才可以逐漸轉變員工的思想,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充分發揮人才隊伍在業務工作中的效能,以促進單位事業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