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丹東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丹東 118000)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建工作的生命線。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應注重與教育引導、社會預警、精神凝聚、協調穩定相結合。
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本身具有教育引導功能,要使管理與教育相結合,使職工不僅能夠自覺地接受教育,還能夠真正發自內心地服從管理。日常工作中,我認為政工人員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職工是興企之本,是辦企之根,是單位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和永不枯竭的泉源。單位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是靠職工創造的,“單位”無“人”則“止”。對待職工群眾的態度是一個根本的態度和立場問題,是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因而,作為單位的管理者,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做到相信和信任職工,一刻也不能脫離職工,堅持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充分發揮廣大干部、職工的聰明才智,盡力避免自恃高明、自以為是、個人專斷、官僚主義等。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須立足于相信和依靠廣大職工,把政策原原本本交給職工,困難和問題明明白白告訴職工,發展和前景清清楚楚講給職工。在抓各項工作落實中,細心體察群眾的情緒,說服教育、示范引導、提供服務,讓職工對單位發自內心的認同和依賴,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單位大發展獻計獻力。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培育知識型員工,把職工武裝起來,不僅只是單位生存發展、保持活力的需要,對職工來講也是一種關心和愛護,所以,要積極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單位實施人才隊伍建設,必須實行“一把手工程”,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親自管,在感情上、待遇上、事業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同時,一定要著重抓好人才的教育和再提高,根據不同崗位的需要,采取崗前培訓、職工從業資格鑒定脫產輪訓、在崗學習、選送外出深造等方式,做出計劃安排,使人員、時間、內容、經費等落到實處,對他們不斷“充電”,使他們知識不斷得到更新,技能不斷得到提高,發揮更大的作用,以高昂的斗志和士氣,為單位的發展去創新和拼搏。
單位關愛職工,職工則關愛單位,單位善待職工,職工則回報單位。人是有感情的,要重視感情和心靈力量,要帶著對職工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既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從感情上、政治上、經濟上、生活上了解職工的需求,給予充分的滿足,切實保障職工群眾的各種基本權益,真正做到為職工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辦好事。職工的心,單位的根,單位最無價的東西是人心,要多做平衡心理、解疑釋惑、溫暖人心的工作,給職工鼓氣提神,讓職工心通氣順、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地投入到工作和生產中去,對職工要尊重、信任,當職工感到被信任、被欣賞時,他們的工作效率就會更高,就有動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但尊重不等于遷就,信任不等于放任,以人為本也并不是對人的放任,是通過教育引導、激勵制約等有效途徑使人向著主動、積極的方向發展。要保障和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必須考慮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職工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以改革促進和諧,以發展鞏固和諧,以穩定保障和諧。凡涉及職工權益的重大問題必須經職代會討論通過,做什么事情都要考慮職工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同時要教育職工正確對待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要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特別對一些熱點、難點、重點、敏感性問題,采取積極主動的措施,及時進行化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保持好單位內部的安定穩定。“群眾利益無小事”,職工利益大于天。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體現。作為單位的管理者一定要心里裝著職工、凡事想著職工、一切為了職工。關心職工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是辦好單位的目的和動力。要千方百計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解決他們的物質、精神、文化需求。把群眾的疾苦冷暖時刻掛在心上,圍繞職工最想、最盼、最急的事,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把關心職工的工作做好做細做實。要注重實際效果,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重視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對不同群體、不同個人具體對待。特別要關心困難職工,尤其是特困職工,多做一些“雨中送傘”、“雪中送炭”的工作。只要緊緊依靠職工,真心關愛職工,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單位,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科學發展,就一定能夠為單位的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強有力的人力、智力和思想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