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軍
(焦作方鑫隆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焦作 454350)
在中國記協成立80周年上,希望廣大新聞工作者堅定“四個自信”,保持人民情懷,記錄偉大時代,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唱響奮進凱歌,凝聚民族力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為此,筆者認為新聞工作人員要想真正做出一番貢獻,就必須先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從以下幾點進行:
堅持“四個方向”:
一是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守黨和人民立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要堅決站在黨和國家的利益出發,想問題、作決策都從黨和人民的意愿出發,絕不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和政治多元化那一套。
二是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深入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深入宣傳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進行的奮斗和取得的成就,弘揚主旋律,釋放正能量,做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要善于透過事情真相看本質,不被外表所迷惑,能及時識別各種錯誤思潮,發揚正觀點。
三是要堅持正確新聞志向,提高業務水平,勇于改進創新,利用下班之余多看書看新聞,看盡世間百態,不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業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
四是要堅持正確工作取向,以人民為中心,心系人民、謳歌人民,發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勤奮工作、甘于奉獻,做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不能人云亦云,不去調查清楚實際情況,就隨口發言,要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負責任。
一句話,就是要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增強“四力”:
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能較好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抓住事物的特點,揭示事物的本質,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高度的新聞敏感性。
堅持做“四者”:
新聞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堅持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現實工作中,有很多新聞工作者不畏任何威脅恐嚇,即使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堅持進行事件真相報道的事例,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高尚職業道德素質和修養讓人敬佩,他們就是時代風云的記錄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然而,也有不少新聞工作者經受不住金錢的誘惑,背棄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損壞了新聞工作者的形象。還有一些新聞工作者,不愿意深入采訪和調查研究,只是“浮”在上面,打電話,看材料,對工作敷衍了事。所以,每一位從事此項工作的人,都應順應歷史發展趨勢,以便盡快適應社會對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批評和糾正各種不正之風,提高職業道德素養,堅持做“四者”。
堅持三“要”:
新聞工作者要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恩格斯曾經指出新聞工作者的普遍性弱點:“新聞事業使人浮光掠影,因為時間不足,就會習慣于匆忙地解決那些自己都不知道還沒有完全掌握的問題。”
在今日的知識時代,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高科技迅猛發展,人民群眾對影視作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新聞工作者的素質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就很難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就目前而言,新聞工作者應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的學習,文史知識的學習,科技知識的學習,技術的學習,以及外語知識的學習等。做到既學有專長,又廣泛涉獵,成為通才型人才。
所以我們一要提高業務能力,勤學習、多鍛煉,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二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三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道德修養,保持一身正氣。
結束語:新聞事業是充滿前途和朝氣的事業,新聞工作者肩負著歷史使命光榮而艱巨。新聞工作者應該堅持黨的新聞工作方針、政策,努力學習,認真工作,不斷創新,用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強大的科學理性精神、充滿人文精神的價值判斷,去促進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人文習俗等方面沿著光明的方向發展,就一定能夠肩負起新聞工作光榮而偉大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