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
(常德市廣播電視臺,湖南 常德 415000)
在網絡技術普及的同時,人們開始邁進了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更是體現出海量化、快捷化、互動化的特點,尤其是信息的傳播對于新媒體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這對于新聞記者的采編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新聞采編作為新聞傳播的首要環節,新聞采編人員的素質與能力直接影響著新聞傳播的質量。因此,新聞單位必須意識到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規律和特點,對新聞記者的采編能力進行培養,有效地提升新聞記者的采編綜合能力,推動新聞事業的發展。
目前人們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新媒體社會下,受眾對于新聞的需求量不斷地增大,同時人們對于新聞的質量有著新的要求。然而,由于傳統新聞采編觀念的影響,很多新聞記者沒有認清新媒體時代下的采編工作,在采編方式比較單一化,這就很難滿足新時代下人們對于新聞信息的需求,還難以發揮出新聞報道的價值。
網絡技術的普及,為信息傳播提供了多種渠道,傳媒介質日漸多樣化。在網絡時代下,新聞采編人員面對的是海量的信息,而在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時,由于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有所欠缺,很難從紛繁復雜的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這就導致新聞采編內容簡單化,降低新聞報道的質量。
在如今這個新媒體時代之下,各種媒體平臺不斷地涌現,吸引了更多的受眾。而在新聞采編工作中,一些人員素質和能力較差,很難發掘有價值的新聞信息,而是通過扭曲事實、信息造假等方式,吸引受眾的關注,這不僅影響了新聞的真實性與權威性,還會影響社會的穩健發展。
作為一個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采編工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具備新聞敏感度。在如今這個社會環境中,各種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其中必然存在著具有價值的新聞內容,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具備敏銳的嗅覺,才能夠從包羅萬象的信息中篩選出最具有價值的信息。從采編人員的角度來看,每個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性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工作能力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新聞媒體單位必須將采編人員新聞敏感性的培養重視起來,引導其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積累經驗,并組織強化性的訓練,才能夠實現新聞敏感性的增強,才能夠在新聞采編工作的過程中發掘有價值的新聞,吸引受眾的關注,增強新聞報道的影響力。
在目前的新聞采編工作中,一般都是由新聞記者開展工作,而新聞記者一般是組織簡單的現場采訪來完成采編工作。盡管這種方式可以保持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更能夠引起受眾的思考,但在新媒體時代下,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促使新聞采編工作呈現出了新的特點,而原來的新聞采編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此階段新聞傳播的發展了。因此,在組織新聞采編工作時,采編人員必須創新采編方式,在發揮原有采編方式優勢的同時,結合先進的采訪技術、視頻剪輯編輯技術等,以及富有創新的內容呈現方式,確保新聞采編工作方式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對新聞采編工作提出的要求。
傳統新聞媒體報道的新聞內容,具有一定的權威性,這主要在于新聞內容的真實性,真實性的新聞可以引起受眾的共鳴與討論。所以,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堅持新聞采編內容的真實性,增強新聞報道的權威性。因此,在新聞采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新聞人員必須對采編的新聞內容進行客觀的報道,尊重事實,以事實為依據,選擇具有社會意義的新聞內容,為受眾提供真實的信息來源。另外,在如今社會中,虛假性新聞越來越多,人們很難辨別信息的真偽,往往會受其影響。新聞記者還需要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為受眾傳遞真實的新聞信息,為受眾做出正確的輿論導向。
作為一名新聞采編人員,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則是其必備的基本能力,更是其順利進行采編工作的保障。若是新聞記者具備良好的工作能力與素質,則能夠在采編工作中靈活地應對各種新聞類型,更好地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因此,媒體單位必須重視采編人員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的培養。首先,定期對采編人員進行采編技能方面的培訓,既可以聘請專業的采編人員為其講解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特點及規律,以及新聞采編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等,引導采編人員正視自身存在的缺陷,提升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能力。其次,借助實踐演練的方式培養采編人員的能力。在培訓的過程化中,可以針對采編人員存在的不足,結合真實的案例,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幫助采編人員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總而言之,在科技創新的同時,推動了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這為新媒體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在新媒體時代到來后,新聞傳播逐漸地呈現出快捷化、覆蓋廣、信息量大、渠道廣的特點,這對于傳統媒體來說則是一個沖擊。因此,若想更好的地適應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特點,則需要對新聞采編工作進行創新,培養記者的新聞采編能力,提升新聞采編工作的質量,增強新聞報道的影響力,搶占市場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