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黃岡市圖書館,湖北 黃岡 438000)
現如今,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選擇借助互聯網技術為支撐,將傳統的形態積極地轉變為數字化圖書館形態,從而促使包括管理方式、服務形式以及文獻資料等多方面朝著數字化建設的方向發展。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趨勢,我國的圖書館也應該從滿足社會及公眾的切實需求方向出發,做好自身的數字化建設工作,以此來全面增強圖書館現有的影響力,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發展增添助力。
借助優質化的互聯網平臺,圖書館的資源可以實現由之前的靜止化到當前的靈動化轉變。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支撐下,人們可以使用形式多樣的應用軟件來自主下載圖書館資源,從而方便自己的閱讀。其中電子閱讀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網絡電子信息化發展的主流趨勢,它不僅可以有效打破時空的限制,同時還能夠讓閱讀與人們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讓更多的人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數字化閱讀在極大便利人們的閱讀方式之外,還可以充分調動人們參與閱讀的積極性,人們可以利用空間時間進行閱讀,這也可以有效地緩解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壓力,最終提升全民閱讀素養。
圖書館現有的信息資源也會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變得愈加豐富,在給社會大眾帶來豐富的資源共享閱讀體驗的基礎上,還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圖書館數字化建設中的應用,可以促使傳統的圖書信息檢索方式產生變化,開始朝著智能化與立體化的方向發展。另外,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圖書館的信息安全系統也得到了顯著地優化與完善,這不僅可以有效增強圖書館自身的安全性,同時也會更加便于圖書館的日常管理與整合工作。新時代下的圖書館數字化發展趨勢,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并且為推動我國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發揮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傳統模式下的圖書館更加注重對館藏文獻的高效管理,這也就使得圖書館工作者更多扮演的是圖書管理者這一單一化的角色,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與限制到了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的邁進。在當前以信息技術為主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讀者對于圖書館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數字化圖書館建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傳統圖書館單向的服務模式也開始轉變為以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為主的雙向服務模式,最終以人為本,實施人性化的發展戰略。這也就要去我國圖書館首先要從硬件上入手,大力開展數字化改造與構建工作,并且結合當前時代發展主流趨勢推動新型圖書;其次在軟件上,要充分利用新型的技術手段開展動態化管理,可以開發微信小程序、手機APP等來為讀者提供信息咨詢、圖書續借以及圖書查血等服務,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數字化圖書館對于硬件設施的升級與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加強對新型技術手段的使用,將原本單一化的紙質資源逐漸轉化為電子資源,從而達到接口統一、標準統一以及格式統一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圖書館還可以記住大數據、5G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等,設置以文獻檢索、搜索引擎為代表的超媒體技術來完成圖書的鏈接與查找工作,這對于提升數字化服務的水平與層次是非常有效果的。比如說圖書館方面可以建立圖書信息數據中心,對數據庫以及數據資料備份平臺進行構建與完善,對各行業的數據資料進行匯總、存儲以及共享,切實滿足用戶的多方面需求。
開展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工作的必要前提就是加強對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從而優化與創新管理機制,全面提升服務質量。現階段,我國多個省市地區開始廣泛應“一部手機”檢索系統,進而大力開展數字圖書以及智慧教育等應用。針對智慧教育,可以構建以教育數據為主的共享平臺,完善圖書閱讀環境,進而滿足社會大眾隨時隨地閱覽圖書的需求,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打破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其次借助數據來完善服務,促進整體服務質量與水平地提升。圖書館作為提升社會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能夠為大眾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以此來構建無邊界化的新型服務模式。
數字化時代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同時也是信息互通的時代。因此開展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與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二者分屬不同的管理業態。其中數字化所對應的是廣泛的、即時的與海量的知識,要求圖書館在現有館藏資料的基礎上,大力開展信息化與數字化的建設,打造出具備完善的、豐富的圖書資源數據庫,同時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對館藏資料進行定期的整理、分類與歸檔。各行各業的圖書信息都可以實現實時的更新,這不僅是圖書館多元化與豐富化圖書資源的體現,同時也能夠為社會大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數字化信息服務。
總而言之,我國傳統的圖書館建設模式在當前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下,勢必會被先進的數字化技術所替代。因此各個圖書館在發展與建設進程中,必須要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主流趨勢,切實滿足社會大眾日益增強的精神層面的閱讀需求,以此來獲得全面地發展。需要認識到,數字化圖書館已經成為新時代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圖書館要牢牢把握住這次契機,加強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使用,進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