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培全
(中共七臺河市委黨校 黑龍江七臺河 154600)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入決戰決勝階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曾提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這“六大原則”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依據、準繩和規范,是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的保證。同時,這“六大原則”也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基本遵循,體現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執政的基本思想,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的基本理論和實踐,特別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重要原則,彰顯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我們就能以最堅強的政治保證,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深刻把握其中的理論邏輯和實踐要求,對于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偉大勝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理論觀點。人民群眾不僅是財富的創造者,而且是成果享受主體,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更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選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小康社會。因此,必須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注重機會公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實施脫貧攻堅工程,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各項權利,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
二是堅持科學發展。使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必須有充足的物質基礎。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當前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面臨增速放緩、轉型升級的壓力與挑戰。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是黨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方位和形勢的做出的科學判斷。只有始終堅持科學發展,才能促進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使我國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三是堅持深化改革。眾所周知,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應對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戰,關鍵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唯有改革、唯有深化改革才能推動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九屆四中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了全面部署,對今后一個時期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貫徹落實好這些決策部署,是推動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內的中國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當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必須拿出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政治勇氣,完善各領域體制機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創新活力,為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四是堅持依法治國。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內在目標要求,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制度動力和可靠保障。當前,我國仍處于大有可為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各方力量、平衡社會利益關系、調節社會矛盾、規范社會行為,使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必須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好地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設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依法維護人民權益、社會公平正義和國家安全穩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五是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當前,我國不僅面臨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內部壓力,還面臨擴大市場開放和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重構的外部挑戰。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總體上還不夠高,應對國際經貿摩擦和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的能力還比較弱,需要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要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六是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國來實現,這兩者都離不開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關鍵取決于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堅持黨的領導,發揮我國制度優勢,需要更好地發揮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意志和路線方針政策貫穿落實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確保我國發展航船沿著正確航道破浪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