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永
(安徽財經大學,安徽 蚌埠 233030)
鑒于疫情的復雜性、長期性、艱巨性,疫情防控常態化已成為共識。思政工作要順應常態化的疫情防控要求,創新思政工作的形式和內容。為把疫情風險降到最低,應盡量避免或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所以要改革傳統面對面的思政工作方式,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和媒體融合趨勢,積極打造思政工作線上綜合平臺,利用線上綜合平臺開展思政工作。
思政綜合平臺立足新時代更加有效開展思政工作,基于多媒體多功能一體化趨勢,把常用社交APP的內容、技術和經營方式等方面有機融合,不僅是不同媒介融合成一種新的媒介形態,還包括內容體系、媒介功能、傳播手段等要素有機融合,也就是把常用APP多元化信息傳輸通道在手機端、電腦端用一個統一APP優化整合、收發信息、集中處理、資源共享,能夠有效鏈接常用社交APP即時通訊,通過綜合平臺一個客戶端傳達信息給同一平臺或其他常用社交APP的另一客戶端,同時接收來自其他常用社交APP的信息,全方位滿足思政工作需要。
建設基于全媒體融合發展的優質高效的思政綜合平臺,必須遵循信息傳播規律和新媒體發展規律,推進多平臺一體化。信息傳播者傳遞信息以滿足收受主體需求,卻又不以主體主觀意志為轉移,即是信息傳播規律,具有社會性、真實性、及時性和選擇的傾向性、發布的適宜性、傳播的選擇性、效應的雙重價值性等屬性。遵循信息生成、傳播和影響的規律,加強內容和傳播方式建設,才能提高思政工作的科學性和引導力。面對共性問題,可以事前、事中準確研判,統一推送正確的引導信息,進行合理推動或疏導。面對個性問題,增強針對性,借助平臺優勢,既有選擇性地推送信息,又通過雙方直接交流予以疏導。在全媒體時代,巧妙運用全媒體手段,優化思政工作的過程與手段,可以不斷增強累積效應,全方位地激發情感、啟迪心智、引導行為、引領風氣,全面提高思政工作成效和質量。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不斷帶給用戶新體驗,思政工作必須借助信息技術發展提供的有利條件,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更有迫切性。網絡空間已經成為思政工作的新空間,打造基于社交全媒介融合的思政綜合平臺成為鞏固思想文化陣地的重要舉措。社交新媒介尤其是移動社交APP在社會生活中影響越來越大,成為日常獲取信息和人際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建設思政綜合平臺要堅持移動優先略,借助便捷的移動傳播更好地做好思政工作,使移動綜合社交APP成為疏通思想、引導輿論、傳承文化重要載體。采用人工智能以主流價值處置信息,強化平臺特色,準確區分不同受眾。
借助新媒介眾多手段改進成風化人方式方法,適應大學生身心特點,更具藝術性地推進傳播方式多樣化、互動形式分眾化、話語表達生活化,注重大學生感受和體驗,提高育人的針對性、感染力、吸引力和引導力。面對面的思政工作可能會面臨有些內容不好當面表達或不易很好組織語言,而基于媒體融合的新平臺利用親切平等的直接交流和音頻、視頻、動畫等方式,或直觀透徹,或及時生動,或深厚權威,或靈動鮮活地處理信息,可以更好地以事實、道理、形象、情感說服人感染人。精彩新穎的載體、精心設置的議題、引人入勝的優質策劃,傳遞給大學生以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輿論導向,傳達出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中國力量的準確信息。
全媒體發展成為基本趨勢,媒介有機融合是必然要求。創新思政工作理念和思路,促進媒介有機融合,建設思政綜合平臺,積極拓展媒介傳播空間、優化信息資源,占據思政工作制高點。優先發展移動端,通過再造平臺、優化流程,實現媒介、技術、內容、管理互通共融,建設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思政綜合平臺,并促進思政工作傳統方式和新平臺方式互補互促、資源要素有機整合。把技術和內容建設放在新平臺建設的首要位置,促進新平臺在內容、渠道、運營等方面不斷優化創新,借助新平臺全方位開展思政工作,提高思政工作引導力、影響力。
建設綜合平臺關鍵在融而為一,即眾多常用社交APP在綜合平臺中“你聯著我、我聯著你”,構建起集約高效的綜合傳播體系,彰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大力量。立足當今尤其是后疫情時代思政工作需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輿論導向,以多種社交APP互聯互通為目標、先進技術為支撐,發揮多媒介各自優勢,堅持融合發展,不斷推進理念、內容、形式、方法等創新,傳播信息及時權威,引領思想積極正確,引導輿論堅定有力,建成切合時代需要、富有感染力吸引力、技術先進、影響強大的新型社交平臺,培育思政工作新形態,引領大學生沿著正確人生方向發展。
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不斷推進理念、內容、形式和手段的創新,最根本的是內容創新。通過網絡深入到大學生中去,深入了解其所思所求,獲取詳細的第一手資料,及時把研判結論反映到平臺的技術應用、內容選擇、管理運營等方面。通過深度融合的新型綜合社交平臺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更加深入廣泛地傳播正確的理想信念,幫助大學生全面真實地認識國家的發展變化,增強自豪感;引導他們及時了解世界的真實情況,正確認識世界。
加速發展的移動媒體,使“信息即時傳、終端隨人走”成為信息傳播和信息溝通的基本形態,關注其中最活躍力量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勢在必行,建設思政綜合平臺必須堅持移動優先。首先,新型綜合平臺優化整合移動終端的微信、QQ、釘釘、微博等社交APP,并有機融入新聞客戶端、手機報、移動電視等功能,力求載體豐富、渠道流暢、覆蓋全面、信息優化。其二,遵循信息傳播規律,即時在線溝通,及時更新信息,追求新、準、快、微、特。新即內容表達新鮮、呈現形式豐富,推出樣式和形態多樣的信息產品,采用3D、虛擬現實等技術提升效果;準即傳播信息客觀鮮明、準確權威,政治方向、價值取向、輿論導向正確;快即即時交流反饋、即時采集推送,快速反應搶得先機;微即運用微博、微信、微視頻、微動漫等方式,提供精悍鮮活、意蘊深厚的內容。特即增強思政工作的針對性,這也是傳統面對面思政工作的優勢,應用個性分析等技術,把握特定群體或個人特點,可面向特定群體又可針對特定個人。其三,把握思政工作目標和社交APP特點,構建大學生樂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線上思政“話語”體系,使其愿意聽(看)、聽(看)得進、見實效。
技術滯后是制約綜合平臺發展的重要因素,要著力解決平臺建設運行中新技術研發、應用、維護上存在的問題,提供先進技術支撐。在信息時代,思政工作者要精通全媒體傳播才能充分利用其優勢做好思政工作,疫情防控常態化更應如此。當前思政工作隊伍尚不能完全適應這一要求,懂得利用其優勢開展思政工作的人員不足,更缺乏統一的思政綜合平臺,制約了線上思政工作優勢的發揮。
迫切需要開發一款融合多個常用APP的思政綜合平臺,使思政工作者能夠借助新型綜合平臺及時有效地開展思政工作。無論是電腦端還是手機端,安裝眾多的APP讓人疲于應對,為了不太影響電腦或手機的基本功能不得不關閉一些APP,以至于不能及時處理信息,錯過了開展工作的最好時機,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更應加快研發一款融合多款常用APP的思政綜合平臺。同時,加強思政工作者全媒體傳播能力培訓,切實提高他們借助網絡和新平臺開展思政工作的認識和能力。思政工作者也要轉變觀念,主動適應信息化和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增強利用網絡和新平臺推進思政工作的自覺性。加大支持力度,積極引進懂得程序設計、善長創意策劃的思政人才,負責軟件開發、運營維護、信息采編、線上交流等。設立專項資金或項目,支持新平臺建設和借助新平臺開展思政工作。同時,改革思政工作機制,進行有效激勵約束,鼓勵新平臺建設與運行。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政工作者要有責任擔當,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強化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思政工作的觀念和能力,不斷擴大線上思政工作的覆蓋面、影響力,以正確觀念整合資源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思想引領下的內容過程全覆蓋、無時無處不思政的靈活新穎的思政工作格局,更好地滿足大學生健康成長需要,夯實共同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