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萬利
(互助縣林業站,青海 海東 810599)
互助縣林業資源建設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林業科技的推廣。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將林業科技推廣到生態林業建設當中,可以充分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益。互助縣林業資源建設作為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要重視生態效益,也要重視其健康可持續發展。林業科技能讓林木果實、種子產量更高、口感更佳,有助于實現林木景觀效益和經濟效益。利用學到的林業科技,有利于構建利用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新林業體系,實現互助縣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林業科技推廣應用是發展林業資源的媒介,是促進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地中間力量。一方面,林業科技工作者,不斷地創造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在先進技術的幫助下,將林業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從而帶動林業資源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林業科技推廣,林業產業經營者將林業科技與林業資源相結合,為林業產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只有利用好林業科技推廣這一媒介,將林業資源的在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能充分帶動互助縣林業資源建設和發展。
經過改革開放40 余年,林業科技發展迅速,但林業政策依然是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林業科技推廣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行政指令約束,推廣項目給與市場經濟接軌,一項新技術的推廣需要政策指導、批復,特別是偏遠山區上級下達的文件往往不能有效地執行,很多先進技術得不到推廣應用,減緩了當地林業發展和經濟的提升。而有關的農戶積極性相對低落,這就全面影響了林業科技的推廣。
互助縣地方財政捉襟見肘,林業科技推廣資金投入很少,導致很多推廣工作受到資金的限制而無法繼續進行,因此成為阻礙林業科技推廣的一項重要的原因。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工作人員的薪酬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環境和設備都跟不上發展的腳步,導致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大大降低,工作人員流動性增大,影響工作的正常運行。
承擔林業科技推廣工作主要由縣、鄉兩級林業部門來實施,縣、鄉兩級尤其是鄉鎮林站人員少、工作任務多、技術力量不足,還承擔著林業行政管理的職責,很難抽出精力從事科技推廣工作。
我國林業科技推廣的主體是各級林業站以及部分有實力的國有林場,所使用的技術推廣方式仍然是以國家政策為主導的,這種推廣途徑帶有明顯的被動色彩。在推廣過程中,主要還是以技術推廣口授言傳為主,或是印發大量宣傳單頁,這樣簡單浮于表面的途徑不利于林業科技的深入推廣。
科學、高效的林業科技推廣系統對保障林業技術推廣效率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新時期林業科技推廣要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做出相應改變,通過新型推廣系統實現林業推廣高效率。
為了保障林業技術推廣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就需要從各方面全力推動林業科技的推廣工作。首先,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注重福利待遇方面的提升。不斷改善推廣費用和資金投入結構。在國家和政府的引領下,加大業務經費支出,適當地提高林業技術推廣人員的薪資待遇和培訓經費,鼓勵有關企業單位積極參與到推廣林業科技的發展工作中。其次,加大對科學技術的投入。引進先進技術工具、科學儀器設施、現代影像裝備等,保障基層林業技術推廣的現代化水平,提高科研效率。最后,通過科學制定政策,鼓勵民營資本、外資和工商資本的投入,不斷地強化林業技術推廣力度,提高推廣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根據開化縣林場的實際情況,加強與高等院校的溝通聯系,特別是加強與高等院校的產學研合作非常重要。一是由縣政府牽頭,人社、林業等相關部門通力協作,邀請高校開展定向培養林業人才計劃,努力造就一批高層次的創新科技人才隊伍。同時,林業部門要大力鼓勵技術工人參加成人高考等,積極到高校林學專業學習,完成學業后參加轉崗考試,早日成為林業專業技術人才。二是進一步加強基層林業科技人員的在崗培訓、在職培訓、離崗培訓等工作。從已有的人員中發掘、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三是加大對科技人員隊伍建設和科技推廣機構建設資金的投入,大力開展實用型科技成果的推廣,在科技推廣中培養人才。四是建立健全林業科技推廣技術、培訓和服務體系,充分利用職業中學、成人學校、企業和其他林業技術組織,提高科技推廣工作人員的整體文化素質及綜合能力,發展林業技術多樣性。
多與林業科研單位協調溝通合作,有利于互助縣生態建設,有利于林農增產增收的科研成果應用于林業生產實踐,盡快轉變為現實生產力。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有超前意識,致力于林業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通過抓典型、樹精品、出成效,影響領導、啟發干部、教育農民。
加強林業科技推廣、加快林業科技普及和應用,是目前互助縣林業發展和轉型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實現林業創新型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橋梁,對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是互助縣實現生態立縣、建設美麗青海的必經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