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英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古交市支行 山西省古交市 030200)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縣域農行的職責擔當。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逐步深入,農業農村發展較之前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為全國的經濟支撐提供有力支撐,現已具備鄉村振興的良好基礎和條件。因此,農業銀行要深刻的認識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首先要切實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主動順應和準確把握新時代“三農”發展的新趨勢,新動向。其次要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的各項重點任務為己任,把鄉村振興戰略擺在首要位置。最后,作為直接面向并服務于“三農”的主力軍,縣域農行肩負著國家的希望,應做好對接當地鄉村振興的具體規劃,提升服務的前瞻性、時效性、針對性,這也是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服務鄉村振興是縣域農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藍海。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作為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需要思考如何讓鄉村生活變得更加智慧化、現代化、生態化,還要思考如何創新模式,推動更多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要素向農村匯聚。面向“三農”、服務城鄉是農業銀行的使命及責任所在,農業銀行應發揮其金融資源的配置作用,落實好國家的惠農政策,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發展。
服務鄉村振興是縣域農行應對能力提出了新挑戰。面對多級領域、多類產品的現實需求,迫切需要金融機構提供多元化、差異化的金融服務,加快城鄉融合,產業融合的進程,但是從金融供給的現狀來看,縣域農行在實施過程中確實面臨著一些實際性的問題,例如:經營理念、網點結構功能單一、資產業務薄弱、欠發達地區的覆蓋率較低等。因此迫切需要在產品、服務、體制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以適應發展的新趨勢。
統籌城鄉網點布局,穩步拓寬資產重點業務?;诮鉀Q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成效差距,讓農業農村跟上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步伐的戰略考量。應構建新的發展格局,盤活農業農村內需潛力,用好農村這個廣闊回旋空間的戰略考量。這也是基于防風險、守底線、保安全、守好三農戰略后院,有效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的戰略考量。首先應該提升縣域網點的綜合服務能力,對人員實行分類指導,梯次化發展戰略部署,加快網點整合力度,崗位組合優化進程,內部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等方案的落地實施。
其次,明晰客戶清、業務清、市場清的發展路徑,準確定位,制定高標準的實施方案,不斷擴大我行在縣域的客戶及對公業務群體,壯大農村小微、個體工商戶、農戶中的高價值基礎客戶,不斷提升客戶的粘性。再次,優化網點的工作激勵機制,深化績效考核模式,針對每一個重點鄉鎮都應配備相應的專業工作團隊,分工包片,努力做到全覆蓋的工作效果。最后,還應與鄉鎮政府,村委會等進行結對子,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座談會及經驗交流會,以此來增進與農村客戶的感情,真正意義上的做到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心手相連才能更好的提升服務能力。
堅持創新推動引領,增強支持鄉村振興服務功能。針對鄉村振興資金缺口較大,城鄉鄉村振興人才缺乏,二三產業用地指標不足等問題,我國政府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健全“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切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吸引培育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盤活用好農村資源要素,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激發農村農業發展內在活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的道路。我行也應制定適宜的信貸政策,迅速將加工業、旅游業、醫療衛生業、文化業等多方資源有效整合縣域支行提出差異化信貸需求,一級分行制定相應的信貸政策,最終達到供需平衡。同時還應實時更新金融產品,積極打造“三農”幸福產業、“三農”綠色金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設施建設、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及農村普惠金融六大系列產品線的快速搭建成功。最終建成城鄉聯動、上下聯動、公私聯動、內外聯動、前后臺聯動的工作機制,積極努力的為鄉村振興提供全方位、綜合化的現代化金融服務。
嚴守風險管控底線,確保信貸業務發展高質量。一是建立鼓勵發展數字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的政策體系。立足新時代我國農情,需加快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進一步釋放數字生產力,以農產品電商為依托引領鄉村經濟發展,為此,應為數字貿易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和更多政策支持,助力農村數字經濟全面發展。二是通過深化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破新產業、新業態面臨的約束,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三是要加強與黨政機關及主管部門的溝通以及第三方如保險公司、擔保公司合作以降低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