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萍
(南昌工程學院 江西南昌 330000)
審計質量由“審計工作質量”及“審計結果質量”兩部分構成,即指工作過程規范性和總體結果質量。審計工作質量,指注冊會計師是否依據審計準則執行審計工作;審計結果質量,指注冊會計師發表的審計意見是否恰當。兩者的關系是:工作質量是結果質量的保證,結果質量是工作質量的最終反映。
審計質量控制是為保證審計質量,審計機構及審計人員設計和執行的一系列的政策、程序。這些政策、程序能控制審計業務的各個流程,是審計質量達到要求的重要保證高水平的審計質量離不開事務所嚴格規范的審計質量控制程序,事務所應立足于內部管理控制體系,制定、執行對審計流程全過程全面控制的措施。
審計質量控制是復雜的工程,其方法主要有三種:
關鍵點法,按業務流程的關鍵點來實施控制手段。首先,明確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的重點審計領域,確定會嚴重影響審計質量的各關鍵點;其次,根據各關鍵點的特征,分別設計有針對性的控制方案;最后,按各控制方案分別實施質量控制程序。
分階段法,按審計業務流程的四個階段,即“初步業務階段”“計劃階段”“實施階段”“報告階段”,分階段逐步劃分責任,實施全面控制質量管理。第一,初步業務階段,主要通過對客戶的評價、自身能力的評價,確定是否承接業務;第二,計劃階段,主要實施風險評估程序,確定重點領域,按目標合理分配資源,保證審計計劃的可操作性;第三,實施階段,通過監督、指導審計人員對審計流程的執行、審計準則的遵循情況,實施分層次質量控制;第四,報告階段,重點是復核完成的審計工作、及時溝通、反饋,實施全方位控制質量。通過分階段法控制質量,形成一個有效循環的質量控制模式。
檢查法,該方法將內部檢查與外部檢查相結合,通過對審計工作的檢查,發現不足及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督促其不斷修正與改進,以實施質量控制。即以檢查、評價審計工作,來達到控制質量的目的。事務所的內部檢查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局部的,通過監督檢查,全面評價審計質量。
事務所的組織形式。我國事務所的組織形式有:有限責任制、普通合伙制、特殊普通合伙制。不同的組織形式,風險、責任程度亦不同。有限責任制的事務所,承擔的風險和責任最小,其管理層對審計質量的關注程度往往也最低,質量控制制度也不夠明確與完善。而合伙制會更重視審計業務的檢查與監督,加強審計質量管理,以規避風險。
內部控制。事務所健全的內部控制能保證業務的有效開展,同時能保證質量控制制度的高效運行。事務所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程度,是高審計質量的重要保障。會計師要加強與完善內部控制的建設,利用運行良好的內部控制,對業務層面實施監管、管理,提高審計質量。
審計收費。行業的激烈競爭,會不可避免導致審計費用的降低,事務所為降低審計成本,會忽略對審計質量的控制。審計收費若過低,考慮到審計成本,事務所會縮減實施質量控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審計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即使有完善的質量控制制度,也會因審計費用問題而無法有效進行。
風險評估階段。隨著審計實務和審計環境的不斷變化更新,審計模式、方法也需要不斷改變優化。很多傳統的審計方法不能適應新的審計業務,全面、高效執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迫在眉睫。目前,很多事務所的風險評估環節還很薄弱,風險評估的范圍不夠全面、廣泛,僅局限于企業內部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等。對高風險領域的確定不夠準確,未能分配足夠的資源進行風險評估。此外,事務所很多風險評估環節僅流于形式,未能深入、全面評估風險。
復核制度。一些事務所的業務技術標準太簡單,復核程序也不到位,缺乏系統性、操作性。為避免重大差錯,審計底稿的復核工作尤為重要。很多事務所的復核工作不夠重視,執行不嚴謹,特別是業務高峰時,未派足夠的人員來完成復核制度,一些復核程序操作過于簡單、隨意,三級復核制度沒有真正有效執行。
審計軟件。目前,很多事務所的審計軟件開發能力還不足,其功能只滿足一般的審賬、財報分析、編制底稿、復核與歸檔等,風險分析、風險預警等功能很不完善。完善的審計流程管理功能不足,海量的數據處理功能有限,難以通過審計軟件完成真正的風險導向審計。
充分評估風險。審計人員應保持對異常情況的敏感性,評估、識別高風險領域、高風險項目。項目組成員應充分識別風險,合理分析重大錯報可能出現的地方,在了解行業環境基礎上,對比同行業財務信息,分析異常,如銷售毛利率等的巨大差異,合理保持職業懷疑,確定高風險項目,有針對性地實施審計程序,從而加強對審計質量的把控。風險評估程序不是一個階段性的環節,而應貫穿于審計全過程。
加快信息化建設。首先,事務所要開發良好的軟硬件發展環境。建立具備完整功能的內網系統,利用完備的內部網絡,實現信息的高效集成和有效溝通,同時優化和整合內、外網的資源,提升數據的交互效率。其次,借鑒審計軟件的成熟開發經驗,加大投資信息化建設,投入配套的財力和人力支持。不斷優化軟件模塊,滿足不同種類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的要求,實現數據多樣化。最后,加強信息化人才的建設,不斷提高審計隊伍的專業素質、綜合素質。
員工激勵制度。事務所應重視激發員工潛能,發揮其專業素質優勢,推行薪金激勵政策,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將工作能力、態度、業務水平與薪酬掛鉤,獎懲分明??梢钥紤]“員工與事務所利益共享”制度,將薪酬分為“職工薪酬”和“共享薪酬”兩塊,解決員工待遇水平不高的問題,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防止人才流失,保證高素質審計隊伍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