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紅
(安陽廣播電視臺,河南 安陽 455000)
廣播新聞采訪是記者與采訪對象在話筒前、面對面的交流形式,使聽眾通過廣播成為采訪內容和新聞事件的直接接受者。廣播采訪中,立體式、全方位的信息傳達,以及聽眾對新聞事件的參與感、與采訪對象的交流感,共同形成了廣播新聞采訪內容的豐富性和真實感,使其具有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等特征,有利于發揮出其獨特的傳播優勢。同時,新聞采訪的質量與效率會對整個新聞報道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廣播新聞記者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職業能力與操守,還需要在新聞采訪中靈活使用技巧與情感,保證新聞采訪所獲得素材的質量,創作出更高質量的廣播新聞節目。
采訪人員需要提前做好采訪準備工作。如果采訪人員沒有做好采訪準備就直接開展采訪工作,也沒有對被采訪人員進行深入了解,那么采訪過程偏離采訪主題的現象就會頻繁出現,良好的采訪氛圍也難以維持,新聞事件的內在價值也難以深入挖掘,整體的采訪質量得不到保證。準備工作的保障就是要能掌握一切采訪中可能遇到的突發問題,比如采訪設備儀器的故障問題、采訪的節奏代入感不強、重點采訪內容的報道解決等。對于設備類的問題,主要是能在采訪之前做好設備可利用性的有效檢查,同時能對于各種技術設備的操作可靠的掌握,實現設備的有效的運用。要能實現對于被采訪者資料的深入研讀,要能了解其個性、目前生活中的環境特點、忌諱和反感的失誤、主要采訪事件問題的主要觀點等,要能實現對于各種潛在問題的科學掌控,避免出現采訪者不能掌控的問題出現。要能做好采訪進程的規劃依據,實現在采訪的過程中,能發揮出良好的采訪主線規劃,能使整個采訪過程根據采訪者的節奏進行,使采訪者始終掌握采訪過程的主導性和引導性能力,不能出現被采訪對象“攜帶”的情況。
如今,在新媒體背景下,公眾已經不再局限于對新聞話題的關注,還對新聞報道的技術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更好地適應時代的快速變革,新聞采訪工作要始終處于技術前沿,依賴全新的新聞采訪工具及技術,提升社會公眾的新聞體驗。比如,在進行新聞采訪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先進的新媒體平臺實時進行信息傳遞,使新聞在第一時間展現在公眾面前,在增加新聞新鮮度的同時,展現出新媒體極強的適應性。再如,根據新媒體變革的需要,央廣打造了融媒體智慧新聞平臺,實現了新聞采訪與媒體技術的深度融合,幫助新媒體占據了新聞領域的制高點,更為新聞采訪技巧與思路的創新提供了支撐。
在傳統媒體新聞融合的概念方面,人們希望表達自己的媒體觀點的這種愿望非常強烈,每個人對自己身邊的每件事情都可以進行報道并形成一條新聞。因此,新聞界人士應充分自覺注意社會公眾在公共新聞信息編輯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并充分利用新的公共資源組合來獲取信息,挖掘公眾新聞中的信息。有必要通過讓公眾積極參與活動提供新聞資源信息,加強與中國公眾的溝通互動,并努力通過更合理的新聞采訪工作技巧在公眾中,深入挖掘有價值的新聞資源信息,以使新聞記者采訪的具體內容更好地貼近新聞受眾的實際需求。在現代媒體信息融合的巨大背景下,媒體參與信息的融合傳播轉化速度大大提高了,信息作為傳播的主要渠道主體數量隨之增加了,信息的傳播形式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化。訪談的具體形式應當不僅限于連線電話采訪和現場訪談。互聯網和其他各種形式的新聞采訪,例如廣播節目利用直播網絡采訪、在線和視頻采訪等多種方式都已經可以對其加以綜合利用,以便于滿足人們獲取更多重要信息和了解新聞的需求。
在現場觀察中要注意觀察的方法和技巧,營造良好觀察采訪的氛圍,以等候采訪和跟蹤采訪為主,對新聞事件的有關人員進行觀察行為和采訪體驗感受,從而得到當事人對于新聞事件的第一反應,有利于觀眾身臨其境了解現場情況,將現場觀察真實,準確地引入新聞事件的報道,提高采訪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主動積極地創造采訪的對策以及采訪思路的合理安排,以多樣性的思維成為觀眾的主要向導,從不同角度觀測新聞事件所帶來的影響。
在采訪時,記者要結合不同的采訪形式,選擇相應的記錄方式,另外,記者還要熟練一些記錄的小技巧。通常情況下,常見的采訪記錄方法有心記、筆記、錄像、錄音等,其中最常用的記錄方法有兩種:心記、筆記,這兩種方法主要用于簡單的人物專訪或是會議采訪,在使用筆記時,要靈活運用,先是要深入理解受訪者的闡述觀點,抓住受訪者的闡述重點,通常使用縮記法,在記錄時,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進行,前提是記錄要有條理性,記錄好新聞事件的發生的起因、經過、遇到的問題、涉及到的關鍵點,另外,記錄的筆速要控制好。
國經濟的不斷進步,我國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隨著電子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新聞采訪工作也有了長足進步,當下新聞報道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新聞報道的畫面質量、音頻質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新媒體背景下我國的新聞采訪工作還有更多提高的空間。在新聞采訪技巧方面,相關的領導要重視培養員工的觀察能力,讓員工更好地發掘新聞采訪工作。相關的新聞采訪人員要及時做好準備,保證新聞采訪工作的真實性和連貫性。在創新方面,工作人員要在思維上有所創新,要在具體的會議報道工作中有所創新,進一步提高當下新聞報道的質量。相信在廣大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在新媒體背景下我國的新聞采訪事業會更加成熟。
總的來說,要保證高質量地完成新聞采訪,新聞工作者就要不斷地總結采訪經驗,積極、靈活地運用好各種采訪技巧,緊緊圍繞著新聞采訪的主題,使得新聞采訪的質量和水平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