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陜西省渭南市渭華干部學院,陜西 渭南 714100)
在中國共產黨的光輝發展歷史中,黨建工作一直從未停止過前進。為了能夠全方位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基本方針,促進人民群眾利益的最大化發展,就必須要能夠將以人為本思想滲透于各級黨建工作之中,確保一切黨建工作的最終目標都能夠圍繞人民群眾的利益,而領導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也要能夠提高對人民群眾生活的重視與關注。共產黨建黨已有九十余年,隨著時代的發展,共產黨在我國綜合國力不斷發展中始終起到了重要的中堅力量,而以人為本思想在這其中更起到了基本的指導作用。研究以人為本在黨史黨建中的滲透,對于提高以人為本思想的認識,助力黨建工作更好地踐行以人為本思想有著一定的理論價值。
黨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使每一位黨員都能夠在日常工作中自主發揮黨員的民主政治作用與先進模范作用。因此,黨員必須要能夠認清自己的職責與義務,能夠主動提升工作積極性,在工作中發揮自身先進性特征,主動在工作中踐行以人為本思想,促進為人民服務質量的有效提升。然而在現階段的黨史黨建工作中,部分黨員深受利己主義與享樂主義的影響,十分重視物質條件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甚至有部分黨員在工作中存在著以權謀私的現象,這些問題顯然早已違背了入黨初心與馬列主義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使自身理想信念處于搖搖欲墜的局面。因此,在目前的黨史黨建工作中,必須要能夠從思想意識方面不斷提高每一位黨員的思想覺悟,能夠幫助他們提升對理想信念的追求與堅定之心,能夠幫助這些黨員們在塑造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中促進黨建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1]。讓每一位黨員們能夠在黨建工作中不斷踐行自己的理想理念、追求自己的崇高理想,能夠始終在黨建工作中保持一位黨員應有的工作積極性與人格先進性,能夠一同為實現共產主義目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做出貢獻。在近些年來黨中央的領導下,我國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做人要能夠懂得居安思危,即便在現如今時代,也不要忘記弘揚革命先輩艱苦奮斗精神與紅色精神,能夠在黨建工作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覺悟。
黨史黨建工作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更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基礎作用。為了能夠在社會發展中始終保持社會主義的經濟活力,就必須要能夠取得人民群眾的信任,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而以人為本思想地落實這其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能夠將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夠真正取得人民群眾的信任,能夠促進我國生產力的不斷提升,對于黨建工作的新生力量培養更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以人為本思想的落實便顯得彌足珍貴。尤其是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人民群眾力量在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須要能夠積極在人民群眾中進行走動,了解人民群眾的意志需求,取得人民群眾對黨史黨建工作的支持與信任。針對現如今黨內的工作制度,要能夠不斷完善各類制度,促進制度管理質量的有效提升,能夠從黨內做起,嚴格做到遵紀守法、為人民群眾樹立良好的榜樣,鞏固我國憲法地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要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能夠將老祖宗們所留下來的珍貴文化與物質瑰寶得以綿延長存,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意識,促進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顯著提升[2]。
縱觀黨多年來的發展成果,以人為本思想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為黨建質量發展提供了十分顯著的推動力,而這種推動力顯然是其他指導思想難以取代的。因此在今后的黨建工作中,為了能夠促進黨建質量的有效提升,真正使黨建之路能夠得以走向更為光明的發展道路,就必須要能夠在各方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思想,同時要能夠加強思想的創新與傳承,這就要求黨建工作必須要能夠從三大原則中得以認真遵守、落實:首先,在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尤為關鍵,人民群眾與黨建工作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黨建工作在促進社會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能夠兼顧不同地區的共同發展,能夠重視部分基礎條件較為落后的地區,發揮當地地域性優勢與資源優勢,能夠積極取長補短,做到共同發展,真正實現共同富裕、奔向小康的基本目標;其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更屬于黨建工作任務的主要目標,因此必須要能夠重視基層建設工作,尤其對于基層政權的監督與管理,要能夠讓基層群眾享受對基層政權的監督權與參與權,政府部門的每一項工作都要能夠力求公開化與透明化,能夠讓人民群眾享受應有的權利,為促進黨史黨建工作質量的發展提供基礎的保障作用;另外,對于在社會改革過程中的種種措施,必須要能夠不斷完善缺陷之處,同時還要能夠積極傾聽民意,能夠從人民群眾中接受群眾心目中的意見與想法,吸取其中有利建議來完善改革措施,促進服務人民群眾質量的有效提升,獲得人民群眾對黨史黨建工作的信任與支持。
總而言之,以人為本思想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為了能夠確切落實為人民服務方針,真正以人民利益為重、以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為基本目標,黨史黨建工作必須要能夠在日常工作中踐行以人為本思想,全方位提升黨史黨建工作質量,迎來我國的先進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