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燕林 山西師范大學
鋼琴的演奏形式有獨奏、重奏、協奏及伴奏等,然而,畢業音樂會以班為單位進行,時長為一個半小時,若都以獨奏形式演出,可能不夠新穎,同時缺乏一定的感染力。因此,筆者選擇用雙鋼琴作為自己音樂會的演奏形式,而《祝酒歌》不管是在風格、演奏形式還是時間等方面都符合音樂會所具備的要求。
《祝酒歌》是人民音樂家施光南所作的一首著名歌曲,歌曲的曲調很好,很快風行全國。這首歌曲后來由鋼琴教育家謝耿改編成了由兩架鋼琴共同演奏的八手聯彈,即雙鋼琴演奏,反映了人們的喜悅心情。
《祝酒歌》選用熱情奔放而富于舞蹈動感的新疆音調為素材,清新明快,以跳躍的節奏、抒情的氣質見長,既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使人熱血沸騰。用雙鋼琴八手聯彈的形式來演奏的話,藝術表現力就更加豐富了。
雙鋼琴從16世紀末開始形成,是音樂演奏的一種表現形式。雙鋼琴演奏通過演奏者的共同努力來詮釋整首作品的音樂結構與它所表達的音樂內涵,比獨奏更能充分發揮樂器性能中獨特的音響效果。它將鋼琴的層次感和表現力推向了極致,使我們的音樂語言更加豐富,給音樂的多聲部及和聲效果的表達賦予了更多的可能性,并使作品的構思有了更開闊和豐富的想象空間。
1.需要各自掌握控制的技術
在演奏中,兩架鋼琴是對置放的,所以演奏者不可能在演奏時客觀聽到兩架鋼琴的音響效果,而且看不到彼此的手,不能根據手的速度和動作來調控彼此的氣息和節奏。因此在演奏雙鋼琴作品時一定要掌握好各自控制的技術。
2.配合和默契是演奏順利進行的主要條件
演奏者各自的節奏感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且在合作中除解決各自的技術問題以外,配合和默契是非常重要的,必須時刻意識到對方的存在,而且一定要多次練習,慢慢磨合,讓自己的耳朵適應多出來的聲部線條,明確自己承擔的部分的作用和在作品中的比重,并在心理上達成共識,形成共同的、看不見的內心的指揮。
3.演奏時達到“忘我”境界
演奏者的情緒變化和心理差異可能會使整首作品演奏出來的效果發生變化,這要求演奏者在演奏前及時意識到這些因素的變化,并且及時調整。同時,在演奏中,每位演奏者都要達到“忘我”境界,排除作品以外的干擾,以藝術內容為共同目標,盡可能地達到作品所要求的境界。
1.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在演奏的時候,若有一方沒有彈奏出作品所表達的歡快、積極情緒的氣氛,那一定會被立刻發現并糾正,而發現并糾正的過程就是提高音樂理解能力的過程。
2.可以培養音響比例、聲音的相互平衡的感知能力
在彈奏過程中,如果擔任伴奏的一方音量過大,就會對旋律造成影響,對整首作品的音樂感覺也會造成很大影響,從而破壞音樂的表現力。通過傾聽和感知演奏者所彈奏出來的音響效果,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彈奏力度。這種能力對怎樣處理與他人合作時音量的控制有很大幫助。
3.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與默契精神
選擇一個合適的合作者也是非常重要的,自己練琴的時候感覺很容易,但是幾個人合奏的最初階段不會特別順利,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學琴程度、音樂素養和知識層面是不同的,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技術也各有千秋。因此,大家都需要一個相互磨合、相互適應的過程,其中也包括性格、演奏習慣等方面的磨合。通過大量的練習,演奏者心中都樹立了共同的、非常準確的節奏感,也就會越來越默契。
作品所表現的是快板的速度、歡快的情緒。八手聯彈是種非常有感染力的演奏形式,表現力豐富,因為原本一個人彈的樂曲內容分成兩個人彈,其實就是把這些內容都分解了。但是四個人要達成統一共識,以相同的藝術內容為共同目標去表現這個作品的音樂結構和音樂內涵卻有一定難度。
在雙鋼琴演奏合作過程中,有幾點需要認真對待。除解決各自技術問題以外,“配合”很重要,必須時刻意識到對方的存在。雙鋼琴演奏時會出現很多問題,這是很正常的情況,關鍵是要及時弄清楚造成問題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合作要解決各類問題的方法主要靠對方的“陪練”,互相傾聽對方彈奏的內容,聽的時候要注意情感、節拍、節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