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文
(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農民畫又被稱“現代民間繪畫”,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才在中國農村出現的獨特的藝術品類。半個多世紀以來,大方農民畫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成為在全國享有盛譽的文化品牌之一,大方先后于1988 年和2008 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 世紀70 年代中后期,農民畫在全國農村不斷興起,成為農村一種喜聞樂見的文化現象,大方農民畫也是誕生于這一時期。農民畫作者都是地道的當地農民,他們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有限的繪畫材料和簡單的繪畫技法表現出來。隨著創作隊伍不斷擴大,省有關部門組織專業老師對農民畫愛好者進行基本造型和用色等美術基礎培訓。主要是參照“年畫”的表現形式為培訓范本,這批受訓者成了第一批農民畫的骨干力量。時至20 世紀50 年代,先后共舉辦了三十多期農民畫培訓班,培訓農民畫作者一千多人次,農民畫作者活躍在全縣各鄉村。
隨著交流的不斷增多,大方農民畫這種參照年畫表現形式的劣勢不斷顯露出來,畢竟年畫的表現形式屬于專業美術門類,農民畫作者的特定身份,盡管經過一定的專業培訓,但其創作的作品無法達到專業美術水準。而農民畫作者都來至各少數民族,他們心靈手巧,其中不乏身懷絕技的各類民間藝人,作者隊伍中有漆藝師、蠟染師、木石工雕刻師、民間畫師以及各族精通挑花刺繡的女同志,而這恰恰是農民畫作者的優勢。在有關美術專家的倡議和指導下,變劣勢為優勢,摒棄以專業美術標準為導向的創作方法,轉向民間美術溯本求源,農民畫作者把各自精通的民間藝術技藝,對生活的感悟經過藝術加工和再創作,通過紙筆顏料為物質載體呈現出來。經過不斷的嘗試和總結,逐漸形成“以情造型”“以情用色”的創作方法,形成自身獨特的藝術面貌,并與當時的陜西富縣、上海金山成為全國享有盛名的三個農民畫典型樣式之一。
20 世紀90 年代后,大方農民畫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在這之前的農民畫作者幾乎全是農民,他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對輔導老師的依賴性強,主動創新意識不高。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當地有關文化部門把一批中師畢業的中小學老師加盟到農民畫創作隊伍中來,由于這批中師生就讀師范時接觸過一定的專業美術教育,對素描、色彩有一些基礎,具有一定的造型和色彩表現能力,成為農民畫創作的一股重要的新生力量。進入21 世紀,農民畫得到各級政府和部門的高度重視,僅2008年以來,大方縣連續舉辦了五屆農民畫傳承人培訓班,培訓農民畫作者200 多人次,創作作品1000 余幅,在參加全國各種農民畫畫展中屢次獲獎,為大方農民畫的傳承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把農民畫培訓點下沉到村及鄉村學校,先后建立了花果農民畫培訓點、抬沙小學農民畫教學培訓基地、以扒小學農民畫教學培訓基地、則雞小學農民畫教學培訓基地,著手少兒農民畫人才的培養,讓小學生從小愛好農民畫,投身農民畫創作活動,使農民畫后繼有人。
縣人民政府還對七名農民畫創作骨干授予農民畫傳承人稱號,每年按時給農民畫傳承人發放生活補助,鼓勵農民畫傳承人帶徒授藝,把農民畫藝術傳授給下一代。同時,成立正式的事業編制機構——大方農民畫研究院,作為主要培訓陣地,組織中小學美術教師、中青年農民畫愛好者參加學習,使中青年農民畫人才脫穎而出,成為創作骨干。創作隊伍遍及全縣各鄉鎮、各階層、各年齡。農民畫既保持有鮮明的地方優秀民族傳統藝術基因,又有不斷創新和嘗試。通過一系列的舉措,農民畫創作隊伍構成多元化,作品面貌也出現了多元化局面。
大方縣農民畫在參加各級常規畫展的同時,不斷對農民畫的拓展空間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與實踐。采取不同形式擴寬農村致富路子,推介農民畫畫家及作品,帶動特色旅游文化產業鏈。通過平面媒體、聲像媒體和網絡媒體等多種手法立體化地做好宣傳推介,各旅游景點和旅游產品宣傳皆有“大方農民畫”的品牌理念,通過宣傳出成績、出效益。2003年結合貴畢路的開通,組織創作了大型農民畫壁畫40多幅,發布在貴畢高等級公路沿線的墻壁上,對農民畫重新上墻做了有益的探索,使這一獨具視覺沖擊力的畫種賦予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推出雕刻、掛歷、蠟染布藝、漆畫及其他農民畫衍生旅游工藝品,主動貼近旅游產業,打造農民畫產業鏈。為了讓農民畫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促進鄉風文明,通過墻繪的形式,打造農民畫特色村寨,增加鄉村旅游新亮點。結合不同階段宣傳活動主題,讓農民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富民政策、法律法規的宣揚、鄉村振興及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大方農民畫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績,為地方爭得了榮譽。農民畫發展之初,作者都是農民,他們創作的農民畫,實際是把其原來精通的民間藝術轉換一個表現載體,通過農民畫的形式傳達出來,真切反映農民的情感,生動地再現本源藝術的內在生命力,傳達出鄉土的風味和勞動人民特有的心靈氣質,表達農民自身的審美理想,是其他專業畫家所不可替代的藝術情感表達,因而作品具有質樸純真的美,這也是大方農民畫的價值所在。相對專業的作者加盟,并逐漸成為創作隊伍的主體。為農民畫的傳承與創新增添了新的動力。他們創作的農民畫作品或多或少會帶有一種專業美術的創作取向。再有隨著資訊的發達和美術刊物的普及,創作中可參照的范本呈現多元化,以至于目前大方農民畫創作出現了裝飾畫、卡通畫、兒童畫傾向,導致大方農民畫逐漸失去其“農民味”,這是一個值得警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