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甄智英
(1.2.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石家莊 050000)
為滿足各行各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英語教學改革同樣亟待解決。
首先,教學模式存在問題。新時代要求下高職院校英語課堂要實現“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
其次,教材內容與職業培養目標不匹配。職業教育注重培養能力,因此教材選用應圍繞應用展開選擇。而現在使用的種類眾多的教材,大多體現不出英語系統性基礎性與職業特色相結合的特點。
最后,高職生源英語水平參差不齊。
在2007 年,教授文秋芳提出了POA 理論原型“輸出驅動假設”,該假設最一開始是針對英語聽、說、讀、寫各專業技能課程改革而提出來的。到了2013 年,該理論延伸至英語學習的更多方面。同年10 月,“輸出驅動假設”正式被命名為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簡稱POA),也就是“產出導向法”。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型外語教育理論體系-POA理論,將課程論和二語習得理論巧妙融合在一起,克服了英語課堂,特別是高職英語課堂出現的“教學分離,效率低下”的諸多弊端,解決了高職學生語言輸出技能滯后的問題,豐富了畢業生技能,同時也因此增加了就業率。
POA 理論體系包括“學習中心說”、“學用一體說”、“全人教育說”三大教學理念。
首先,“學習中心說”主張教學必須實現教學目標和促成有效學習的發生。以該理念為基礎,高職院校要做到精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皩W習中心說”可以通過多樣的課堂活動服務于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而提高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將關注點要放到學生身上,但學生到底能學到什么,這人就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環節精心設計,既要避免重學輕用,也要避免重用輕學。
其次,“學用一體說”提倡輸入和輸出的緊密結合。這一理念要求我們恰當選擇教學內容。新時代對于高職畢業生不僅僅是專業技能單項要求。無論是早期的全球經濟一體化,還是“一帶一路”等舉措,對高職畢業生的綜合技能與職業素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能只在課堂單單學習課文,還要將課文作為輸出手段,培養學生的產出語言能力,做到在畢業后能力輸出不與職場脫節。
最后,“全人教育說”認為語言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服務于人的發展。這一教學理念可以幫助我們科學設置教學活動和評價體系。教師可以在課堂實踐中認真選擇與職業特色相結合的產出任務話題、并精心選擇為產出任務服務的輸入材料,精心構思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期待實現教學目標。同時在“勸人教育說”的理念支持下,可以同時科學評價學生和教師,使師生雙方能夠在真實的反饋下,反思過往,最終取得進步。
首先,以POA 理論為基礎,可以有效地轉變當今大部分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傳統和單一的現狀。英語教師通過設定特定的工作場所和各種交際情境,將英語基礎理論與相關職業實踐結合到一起,以便能夠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語言輸出的能力,進而滿足未來職業需要。
其次,以POA 理論為基礎的英語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解決高職院校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不匹配的問題。POA 理論不僅顛覆了傳統課堂“先輸入,后輸出”的常規教學順序,彌補了輸入和輸出的時間差,同時豐富了學生們的專業技能,從文化角度豐富了他們的職業格局。
最后,以POA 理論為基礎的教學評價更加科學。基于POA 理論的教學評價可以綜合、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這樣讓學生可以深切體會到努力付出后沉甸甸的喜悅感和成就感,最終將這份喜悅感和成就感轉化為一生學習的內驅動力。并形成學習內在動機,實現學生的未來全面的發展。基于POA 理論的教學評價可以指導教師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POA 理論評價體系可以得到關于學生更科學更真實的反饋,這無疑是促進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大法寶。
將POA 教學理論引入高職英語課堂,相較于傳統英語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被更好地調動。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濃厚的學習積極性影響下,被動學習化為主動學習,可以對高職畢業生在工作中產出知識能力起到促進作用。課堂中的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學習媒介”的作用應弱于“導演”的作用,但現實情況也有不太理想之處,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勻等因素,導致很多同仁在把控教學內容、進度和教學方式中,仍需進一步完善。希望今后能在POA 理論的指導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穿插如雨課堂等移動終端平臺等更多的教學輔助手段,以期對今后教學有一定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