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杏枝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925)
輔導員工作年限短是多數高職院校所面臨的問題,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存在工作盲區的情況難以避免,部分輔導員無法根據社會發展的新情況、學生思想和心理特點,及時對教育載體進行調整,無論是社會閱歷、工作經驗還是職業能力,與對輔導員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高職院校的生源和人才培養方式,均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這給輔導員在職業能力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輔導員認為在開展日常工作的過程中,內容繁復、定位模糊的情況始終存在,還有部分輔導員認為所從事工作與行政秘書類似,對思政教育所具有重要性的認知并不全面。
擁有明確職業目標的高職院校輔導員,往往更能感受到日常工作帶來的成就感,產生倦怠感的幾率較低,但是,僅有少數輔導員,既擁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又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抱持著自信,希望可以通過交流、溝通的方式,獲取應對困難的建議,對職業發展的方向、目標加以明確。
一線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普遍面臨著較大的壓力,涉及科研培訓、師生溝通、能力提升、事件處理、學校管理等諸多方面,另外,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家庭,對輔導員所從事工作的認可度普遍較低,輔導員隊伍穩定性無法得到保證,大多數高職院校輔導員表示自己職業所帶來成就感十分有限。
近期提出了思政工作所適用的新觀點、新思想和新要求,這些富有時代性、戰略性和開創性的思想,為高職院校新時代思政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使我們“立德樹人”任務的完成,因此而擁有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在所召開有關會議上強調“教師應堅持‘教育者首先接受教育’的原則,成為傳播先進文化、支持黨的執政的主力,承擔起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的責任”。輔導員應相應新時代號召,對新思想和新要求進行率先學習,做到“三個堅持”,傳播并踐行新思想。
1.新思想指導實踐
輔導員應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根據教育、管理學生時遇到的問題,制定符合新思想的破解方式,真正做到將學習成效向攻堅克難的能力、育人的行為、立德樹人的成效進行轉化,保證黨和國家所制定決策、要求和部署,均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取得和預期相符的良好效果。
2.新思想武裝自己
認真學原文、讀原著、悟道理,準確理解新思想的內涵、要義和要求,結合總書記的為民情懷與奮斗足跡,全面把握新思想在理論、人格及實踐等方面具有的魅力,樹立起政治、思想、理論和情感認同,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在日常工作中,時刻以新思想為指導。
3.新思想開展工作
及時、全面、準確的將新思想、新要求向高職學生進行傳遞,引導學生進入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夢想;為人民利益的奮斗中,書寫華章。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復興中華民族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夢想與價值,使人生的輝煌得到續寫。
新時代,作為開展思政教育活動骨干力量的輔導員,應積極響應號召,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落實根本任務、提高教育公平、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承擔起培養時代新人的使命。輔導員不僅要指導學生“成長成才”,還要為學生提供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使學生在校期間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想不辜負使命擔當,輔導員就必須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熱情,不斷強化自身的職業能力與素養。而馬克思認為在對職業進行選擇時,所遵循方針主要是人類的幸福、自身的完美,高職院校輔導員在新時代的定位,則是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雙重的職業追求與價值取向,高度匹配馬克思所提出方針,由此可見,輔導員不僅是值得選擇的職業,更是可以終身從事的事業。
輔導員已被視為維護學校穩定、引導學生成才的主要力量,要想不負使命,輔導員應當全面了解新時代學生具有的特點,要想高效開展教育管理工作,輔導員不僅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成長規律,還應強化自身對教育規律加以應用的能力。教育部針對輔導員職業能力所印發的標準,既為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的發展提供了支持,還為輔導員提供了判斷自己層級和能力的標準,輔導員可以根據所印發標準提出的要求,確定提升職業能力的方向和路徑,在豐富知識儲備和結構的基礎上,優化自己的職業能力與素養,用扎實的技能及高尚的魅力,為學生前行的路指引方向。
輔導員應積極響應新時代號召,明確走職業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不僅是貫徹決策部署的關鍵,更是培養時代新人的要求;認清只有向著職業化、專業化的方向前進,才能完成立德樹人的任務,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價值和引導作用,在高職院校學生身上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