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龍 倪海朋 蘇海洋
(1.2.3.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大學體育與健康教研室,湖南 常德 415000)
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是必然趨勢,且應當被全面推廣普及。在過去,各級學校對民族傳統體育的應用都缺乏重視,沒能起到弘揚傳統文化的實踐作用。對此,學校應在結合時代觀念的基礎上,開拓創新出適合引進校園的傳統體育,加強培養體育教師的業務能力,充分提高師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視度。民族傳統體育不僅可以帶動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還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民族的傳統文化,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地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是非常具有歷史性和傳承性的。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它是一個民族創造出來帶有本民族特性的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強健身體,而且還能代表著本民族的精神和風俗。隨著時代的發展,民族傳統體育也漸漸融入了些國際化元素,使其更具有娛樂性和時代性。民族傳統體育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紐帶,可以增加這個民族的凝聚力,使本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傳承發揚下去。
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下的一個分支,是需要被大力傳承發揚和保護的。在社會的發展中,傳統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帶有民族特色、承載民族精神的文化。學校作為傳授知識、培育下一代的重要部門,應當肩負起保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重任。所以,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有著傳承發揚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意義。
中國民族傳統體育可以增加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體形態發展、改善學生心理素質,非常有利于青少年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在學習傳統體育項目時,既可以強身健體,又可以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增加對國家民族的自信感和認同感。目前情況下的應試教育,為學生帶來的課業壓力很重,很多音體美的課程不得不為重點考試科目讓路。注重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也是重視體育學科的表現,讓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可以暫時從緊張的課業負擔重得放松,增加校園的活躍氣氛。
校園在引進民族傳統體育時,要注意它的合理性。根據學校所在地區適合的民俗民風,科學引進。確保引進的民族傳統體育是適合本校學生的,而且在傳統體育模式的基礎上要加以改良,使學生最后學習到的民族傳統體育既具趣味性又具安全性、時代性。例如吹槍教學這個體育項目在被引進校園時,就進行了改良,將原本的槍針換成了面團。這樣充分保證了學生在學習民族傳統體育時的安全,減少事故的發生。民族傳統體育是多元化的,在引進校園時也可以合理分類,依照不同的場合應用不同類型的民族傳統體育。在課間,可以由學生自己組織一些傳統的體育游戲,如跳竹竿、丟沙包等;在學校的大型活動或者體育課堂中,可以由學校教師組織一些比較正規專業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如民族傳統的健身操、武術等。將民族傳統體育科學合理地引進校園,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各種鍛煉需要,而且增加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將民族傳統體育引進校園時,我們不僅要重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價值和重要性,還應當重視它實踐與落實。現在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最主要的難點并不在于觀念上的不重視,而在于實踐時的不到位。所以,為帶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降低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的落實難度,教育部門應當建立起合適的獎勵機制,來帶動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的推進。教育部門充分發揮政策機制的導向作用,為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的實施添加助力,使師生對此產生足夠的重視。
要落實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的方針,在硬件上也要做足充分準備。我們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繁多,已記錄的已有近千種。而且如此多種多樣的民族傳統體育它們每個都帶有自己的民族和地域的特點。要讓學生學習到這些優良的民族體育,在教學器材上,要進行完善。各個學校要根據當地的區域特點整理資源,挖掘適合在本校園實施的民族傳統體育,將本學校準備引進的民族傳統體育所需場地和器材充分落實到位,給學生們一個完善的游戲空間。上海市一家小學對20 多個傳統體育游戲進行了挖掘整理,重視游戲對象與目的,明確游戲規則,并在游戲需要的場地和器材方面進行了解和準備。寓教于樂,學生在游戲的同時學習到了傳統文化,這樣的教學方案效果是非常好的。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不應流于表面,應當在實際的應用中讓學生體會到民族體育的魅力與內涵。
我國正走在文化強國、體育強國的振興之路上,在此時機,充分重視民族傳統體育是非常重要的。民族傳統體育承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民族情懷與精神,維系著民族的團結與和諧。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生存與發展對整個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傳承都起著重要的影響。各校園應當積極投身到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建設中來,積極培養民族傳統體育人才,創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骨干力量。學校的體育課程是民族傳統體育走向規范化和普及化的重要路徑。學校應當從實際出發,選擇合理恰當的傳統體育教育方式,甄選傳統體育人才,提高民族傳統體育的教學質量,同時不斷積累經驗,在基礎教學上繼續創新,使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更加適應學校體育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