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
(天津商業大學體育教學部,天津 300134)
近年來,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總體呈現不斷下滑的趨勢,關于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研究徐葉彤撰寫的《我國學生體質研究的現狀與發展史》極具代表性,文中對我國2002—2012 年十年之間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了分析探究。隨著國家對青少年體質重視程度的日益增強,我國學者關于大學生體制健康測試的研究逐步發展到穩定階段。
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中的規定,在高校中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主要涵蓋了: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50 米跑,男生的引體向上和1000 米跑,以及女生的仰臥起坐和800 米跑。以天津商業大學作為研究對象,對2016-2018年的體測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女生肺活量以及50米跑得分較低,為主要拉分的項目;男生引體向上和1000 米跑得分較低,為主要拉分項目。
在大學生體質測試工作過程中,高校學生人數較多,測試以及上報數據時間較為緊張。天津商業大學在校學生大概22000 人左右,每位學生有8 個項目需要測試,其中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等項目只能逐人進行測試,學生每年9 月份開學,四個年級學生測試加之數據統計上報僅有不到3 個月時間,過程中還涉及到學生的病假、事假、病免、事免等等其他情況,對于大多數高校而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測試和上報較為困難。
體育考試已經成為了中學生考試成績的重要部分,2020 年兩會期間百余名委員聯名提案將體育納入高考,全面提高體育權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提交了一份題為《體教融合不能忽視人格塑造》的提案。姚明認為,圍繞體教融合的各類頂層設計、體制改革、機制創新,應當以人為本,在促進廣大青少年強身健體的同時,不能忽視人格塑造。對以上觀點進行總結歸納,應該從根本上去關注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體質健康,轉變領導思想做到重視,轉變學生觀念做到積極參與。
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對改變學生的思想觀念,從本質上推進高校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尤為重要。學校要對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重要性進行積極宣傳,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質測試對自己、對學校以及對社會的重要意義,使體育鍛煉成為一種習慣,使學生崇尚體育,摒棄不良的生活習慣,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學生體質。在整理分析體質健康測試數據時,高校有關部門應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例如改善飲食搭配,讓學生科學合理膳食保證每一位學生體重在正常范圍;制定專門的體能課供體測成績較差的學生選擇。在硬件方面高校要完善與測試相關的體育器材配置問題,加大資金投入,購置需要的測試器材,充分保證測試的時效性。
近年來,我國競技體育實力的不斷增強,不僅展示出我國已成為了體育大國的現狀,更展示了我國打造體育強國的偉大中國夢。少年強則中國強,加強當代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不僅關系著學生自身,更關系著祖國的未來,關系著國家的命運利益。高校在體質健康測試過程中應采取多種措施,發揮教學優勢,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構建完善合理的體育教學體系,推動學校的體育教學不斷發展;改革現有的體育教學和測試工作模式,把測試融入到每一節體育課程中,穩步提升學生的健康體質水平。體育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思想認識和專業知識水平,在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提升體育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讓體育鍛煉不僅僅局限在體育課上,還應貫穿于平時的生活中,讓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
從社會學的角度,也就是從社會、個體、學校三者之間關系去探究學生的體質健康的測試工作的發展方向。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涉及到了國家、教育部門、學校、體育教師和學生等諸多方面。從廣義上來看,國家重視學生體質的健康,是從國家的安全戰略角度進行考慮和衡量的;教育部門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精神去制定相關方針和政策,去解決學生身體體質的問題;作為執行機構的學校來執行上級政策;體育老師作為一線的執行者,有義務和責任保證測試正常的進行,以此來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最后,作為學生來說,更加應該關注自己身體的體質狀況,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個人學習質量和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根據高校體質健康測試現狀,應該從國家、教育相關部門、學校、體育教師以及學生自身進行多方面的強化和改進,在國家和黨中央重點關注的大好形勢下,各大高校要緊跟時代需求,不斷推進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