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城縣教育局,河北 保定 071700)
影響教學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社會環境、教學資源,學生個性及差異等。再好的教學模式也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的教學實際,教師要整合教學影響因素,精心設計每一個數學教學環節,找準知識的生長點,把其對數學教學效率的負面影響盡可能的降到最低。作為一線數學教師,面對新課程改革,我深知自己責任重大,下面是我對構建有效初中數學課堂的幾點認識,請大家給予指正。
新課程改革的阻力主要來自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開發與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極大興趣的時候,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才能夠很快被學生吸收。雖然我國素質教育已經開展多年了,但是許多教師在講課的時候還是很難進行啟發式教學,往往將本來應該是十分生動的內容,以“填鴨式、滿堂灌”的方式講述。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知識時多考慮一下自己講授的知識以及教授的方法能否引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做到以下幾點:①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②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教學已經得到了普遍發展。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符號、枯燥的數學定理、復雜的證明過程呈現出來。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獲得一定感性思維。③向學生講述一下關于數學的小知識或者是小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冀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第十六章的知識點是勾股定理,教師在講勾股定理這一章時,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下古代人是怎樣發現勾股定理的,或者是向學生講述一下古代人是怎樣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的。再比如,第十五章的知識點是軸對稱,教師可以列舉一些體現軸對稱特點的中國古代建筑物,比如說故宮的建筑模式。
古人曰: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句話告訴我們融洽的師生關系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有效性。素質教育要求師生之間是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師生雙方在教學內容上是傳遞與接受的關系;在人格上是平等關系;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促進的關系。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發揚民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比如,在數學課堂上,有學生認為教師有的地方講的不對,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給教師提了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大度寬容,首先應該表揚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其次,仔細考慮自己是否真的出錯了。最后,如果有錯要及時改正。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互動、互惠的師生關系。
有的教師認為初中生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學過于簡單,嚴重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汲取。教學目標具有激勵、導向、評價作用,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設置數學教學目標的時候,要注意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數學教學不僅要注意問題的解決,也要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不僅要注重學習的結果,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師要合理運用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設計應該遵循多樣性、靈活性、綜合性、創新性的原則。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教師應該依據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除此之外,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同時還要依據教學的組織形式、時間、設備條件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由于中學生的注意力還不是特別集中,在一節課中只運用一種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產生疲憊和倦怠,因此,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應該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比如,在學習《命題與證明》這一章時,教師應該采用講授法、談話法、練習法等,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新知識又能夠及時掌握新知識,同時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采用啟發式教學。所謂啟發式教學就是教師要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時刻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只有當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極大興趣的時候,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才能夠很快被學生吸收。
總之,有效課堂的構建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運用不同的模式來完成。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運用恰當、科學的教學策略。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制定科學的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的質量。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遵循直觀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科學性等原則。教學策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等。教師一定要跟隨教育改革的步伐,跟隨時代的潮流,積極探索教學之路,提升數學教學水平,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