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盟公路管理局,內蒙古 烏蘭浩特 137400)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了較大的變化,隨之而來的大數據時代對數據信息的高度整合與開發利用模式為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帶來創新的機遇,應利用大數據積極改變檔案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檔案管理水平。
大數據用英文表示為Big Data,也稱為海量資料或巨量資料,指的是很難在一定時間之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管理、處理和捕捉的數據集合,通過對數據的合理分析和整理,從而為企業經營、社會發展決策提供主要的依據。大數據不僅是一種數據的集合,也是一種信息資產的集合。
其一,大容量。所謂大容量就是數據的存儲量非常巨大,大量的人工或者自動的數據通過互聯網進行聚集,形成了“大數據之海”。其二,多樣性。多樣性指的是數據的內容、格式等變得日益多樣,不僅包括圖片、音頻、文本,同時也包括視頻、模擬信號等,同時,數據的來源也越來越多樣。其三,速度快。大數據的速度快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數據產生快、數據處理快。其四,真實性。數據的重要性就在于對決策的支持,數據的質量保證。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單位對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純的對檔案進行歸檔和整理已經逐漸無法滿足單位的使用需求,因此在檔案管理工作創新中還需要從工作觀念轉變。為了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觀念的轉變是第一位的。在遵循部分資料保密的基礎上,提升單位檔案管理的實效性,提升單位檔案的利用水平,強化單位檔案管理的服務意識,提高數據化利用水平。
事業單位要想進行高質量的大數據運算,提高檔案信息管理的水平,就必須淘汰掉已經落后的、已經不適用當前檔案管理的設備。必須提高對檔案管理設備的投入,積極引進先進的設備,為加強檔案管理提供硬件上的支持。在選擇時,要注意設備的安全性能和隱私保護性能,選擇高質量的設備,以滿足檔案信息大數據處理的要求。
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是檔案管理改革與創新的主體。因此,事業單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一是重視人才引進,針對有學歷、有經驗、有能力的優秀檔案管理人才,事業單位應該通過多種途徑積極引進、委以重任,從而優化檔案管理隊伍結構、提高檔案管理工作效率;二是重視人才培養,針對現有檔案管理人員,應該積極展開在崗培訓、外出學習考察等,運用先進的理念、知識和技術武裝檔案管理人員的頭腦,促進檔案管理工作的改革與創新。
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信息化水平仍然處于初級階段,也就是用電腦、打印機、復印機代替人工紙筆記錄,或者架設單位內部局域網絡進行部門間的信息傳輸。這與本文提到了信息化仍然存在著一定差距。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應該先從檔案的雙渠道管理模式入手,也就是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雙渠道,這樣一方面能夠有效提升檔案的管理工作的安全性與嚴謹性,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提升檔案文件的調閱速度,同時通過檔案管理的權限設置,防止檔案的隨意篡改,提升其管理工作質量。此外,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部分檔案的共享性及信息傳輸的及時性,還應該具有數據備份意識,將檔案數據傳輸至網絡云端進行備份,這樣能夠大大提升其使用的快捷高效。
一些事業單位的檔案館因考慮到檔案安全和社會責任,在資源方面不愿意和其他檔案館一起共享。但是,從數據價值角度來說,數據與檔案唯有實現真正的共享,才能切實發揮出最大的效用。所以,每一個事業單位的檔案館都需要強化合作,有效建立開放型的檔案共享平臺,把每一級的檔案館里所公布的數據和檔案,在統一的網絡公共平臺上公布出來,利用網絡技術的優勢,實現最大范圍的檔案資源共享及進一步的擴散。與此同時,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部門還需要有效結合實際情況,從優化與融合公共資源來著手,保證知識產權和國家機密的前提下,開放并融合各種數據信息資源,充分滿足大眾使用和查閱事業單位檔案的需求。
大數據時代下,檔案管理工作既面臨多重挑戰,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實際開展檔案管理工作時,我們一方面要結合當前工作的實際需要,借助于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提高電子檔案的管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又要主動轉變傳統的檔案管理理念,不斷提高自我的信息化素養,為下一步檔案管理工作的優化和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