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茹
(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南關小學,河北 承德 068355)
英語課作為一門語言課程,是從生活中而來,應用到生活中去的。而學習語言課的目的是為了掌握一門語言,能將學習的語言應用起來,否則沒有將學習到的語言應用到實際中,那么這種學習就是在做無用功。同樣的,對于英語的學習,也要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將英語應用在生活中。在《英語課程標準》中,特別強調了英語教學的生活化。作為英語教育的起步階段,小學英語的教育應該從一開始就將英語生活相融合的教學思想貫徹起來,使學生養成英語與生活結合的良好習慣,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英語這門課程,為以后初高中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從整個的小學英語教育來看,英語教師都有將英語與生活結合起來教學的想法,但是現實教學中真正能做到這樣這一點的很少,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出現這種情況的幾個原因:
(一)教師教學方法僵化,缺乏將英語與生活結合的教學手段。通過調查研究不難發現,現在英語教學的模式已經僵化固定,大概的教學情況是:首先是英語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單詞,使學生會讀會寫新教的單詞,等到學生對單詞的掌握程度差不多后就開始講解課文內容,帶領學生學習句式,要求學生背誦英語課文等。這樣的教學模式出現在學生學習英語的各個階段,小學英語教學也不例外。這樣的教學方法與生活的聯系程度微乎其微,幾乎是脫離生活進行教學。學生掌握了單詞掌握了句式,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造成學習英語的目的就只是單純地為了學習。再加上,小學英語教師在英語與生活結合方面的經驗很少,沒有可供參考的成功案例,使得教師雖然有心進行教學改革,希望將英語與生活結合,但是苦于能力不足、害怕失敗等原因,只能講這種想法埋藏,繼續傳統的教學方法。
(二)英語成績評估機制的缺陷。目前,小學英語的成績評定還是以考試成績也就是卷面成績為主,雖然在逐漸加入聽力內容,使之與生活有了一定的聯系。但是在整體上,小學英語成績的評定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英語的應用能力。這就造成,教師為了教學成績,會采用最保險的教學方法,不會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學生家長為了學生的成績,也不太贊成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這些都導致了小學英語教學想要與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學模式的推進充滿困難。
(一)教師教學方式多與生活聯系,使課堂生活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地將英語教學向生活靠攏。通過與學生交流實際生活中的內容,將學生帶入到新課程的學習中,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顯得輕松自在,充滿趣味。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拘泥于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
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使課堂的內容更加豐富,更貼近生活。要經常組織學生針對課堂內容聯系到自己的生活中,可以讓學生用所學到的英語對自身的姓名、年齡、性別、性格、愛好及經歷的有趣的事情進行介紹,也可以對自己的家庭成員、家庭環境、家庭趣事進行介紹等。教師應該積極尋找課堂內容可以與生活結合的點并加以利用,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下學到英語知識,鍛煉英語的使用能力。
(二)將英語教學帶到課外,使英語應用不只限于課堂。設置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一方面可以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另一方面加強了英語與生活的聯系。在設置課外活動的時候,教師應該注意將生活元素加入其中,小學生在參加充滿生活元素的課外活動時,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運用能力。教師可以開展校園英語角活動,在活動期間要求學生只能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不斷強化學生的視聽說水平。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組織學生觀看英語短片和英語動漫,讓學生對觀看的內容以表演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使英語生活化。
(三)通過課后作業將英語與生活結合。一直以來,教師給學生布置的家庭作業都沒有對學生的英語運用有所要求,但是課堂之外是學生與生活聯系最緊密的時間,這時候如果能將英語帶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很有幫助。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有趣的作業,比如,學生可以聯合家長一起用英語對話,這樣既可以密切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系,又可以使學生的英語得到運用,一舉多得,可以受到家長和學生的歡迎。也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寫日記、閱讀英語圖書等。采取多樣的形式,讓學生的日常生活時間也成為鍛煉英語時間。
英語教學與生活的融合,是現代英語教育的趨勢。英語教師應該更改陳舊的教學理念,明白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對英語的靈活應用,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要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學生為中心,采取形式多樣的手段,真正使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得到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