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影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群力兆麟第二小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0)
小學數學在整個小學階段乃至以后的學習生涯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每一位小學數學老師的首要任務。隨著時代的變遷,小學數學老師需要推陳出新,拋棄以往單一的傳統教學方式,應以注重學生的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傳授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思維沒有定型的小學生容易對小學數學產生厭惡心理,甚至可能因害怕數學而產生惡性循環(huán)的現象,這是由于小學數學是一門具有一定邏輯性的學科,其理論知識又是基于枯燥的公式,所以,小學數學老師要重視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引導其主動思考,從而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樂趣,進而獲得自信。
小學生對于數學的思維能力是一張白紙,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逐步添磚加瓦。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能力,讓小學生能掌握將知識轉為技能的能力。同時,也需要不斷更正小學生的思考方式,幫助其放下依賴心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不斷提升小學數學的思維能力。比如說,在講授整數這個學生難以理解的新知識點時,老師不應直接填鴨式地把結果塞給學生,而是拋出什么數可以被稱為整數?的問題,隨后結合自然數的舊知識點一步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自主思考從而得出“自然數和0 都是整數”的結論,這樣及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能力,又提升了小學生在小學數學方面的思維能力。
相比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小學生是否具有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相當重要。因此,老師可通過情景教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設身處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簡單完成相應的數學問題。時、分、秒這個知識點對于小學生是比較抽象的概念,老師可以通過加入情景教學,比如說,大家的上學時間,上課時間,下課時間,做做作業(yè)所用的時間等問題,引導小學生對時間的思考。讓學生對抽象化的時間有更具體的體會,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對老師講授的知識點產生興趣,更能引發(fā)學生對時間這個數學問題的思考。
如果老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理論知識以及數學公式不加以修飾就講授給學生,那么邏輯性較強的小學數學,對小學生來說不但枯燥無味,而且抽象到毫無吸引力可言。因此,老師的教學語言極為重要,用小學生的語言進行教學,抽象的知識會變得形象化,更能讓小學生接受,這樣課堂的效果便會事半功倍。比如說,老師在講解知識點時,如果直接告訴學生結果的話,學生可能就當下知道了,并不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那么如果老師在講解時,加入一些學生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表達,不但有利于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而且可以引發(fā)學生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從而加深記憶,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在對小學生進行課堂講授時,老師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能調動學生小學數學的學習積極性,這也是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渠道。在小學課堂中,老師可以用多媒體代替?zhèn)鹘y的黑板演示,以實際情況盡可能地用不同角度給學生展示以及講解問題。比如說,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原本抽象圖形教學更形象具體,學生也能得到更直觀的感受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區(qū)別,從而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形象具體的教學展示能提高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是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老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引導學生善于運用數學思維分析生活問題,運用數學解決現實生活問題。比如說,單位長度問題,老師可以先拋出“同學們能找出1 分米長的物體嗎?”,水杯多高?粉筆盒多高?鉛筆多長?等。讓學生對課桌上的東西進行測量反饋,課后布置學生在測量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通過結合生活實際,不斷開拓學生的視野,學生的思維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小學數學邏輯性強以及理論知識豐富,在老師的引導下,他能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不能一步到位,需要老師的引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是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因此,老師需要對課程進行精心設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教學,同時結合生活實際,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