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果
(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徐家店鎮初級中學,山東 煙臺 265100)
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合理分配學習小組對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優勢對學習小組進行合理化針對性分配,保證每名學生在小組之中都要發揮作用,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合作學習小組之中的重要地位,促使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有序緊湊展開,充分保證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高效性。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當牢牢掌握班級之中每一名學生的數學基礎水平以及學習能力,同時要對學生的合作能力、組織能力以及性格愛好等進行初步了解,這樣才能保證最科學的分配,提升小組學習的質量與效率,促進各個小組之間進行良性競爭。在教師進行分組時,要注意對學生的個性進行針對性搭配,讓學生養成互導、互幫、互助的習慣,小組成員應當具有良好合作關系。同時,小組成員不宜過多,應當保持在4~6 人,小組內要明確組長,由組長進行管理與組織,成員之間進行充分探討,同時組長要確定每一位小組成員的分工工作。像專門記錄小組活動的成員、專門搜集學習資料的成員、專門代表發言的成員等等,讓小組中的每一位學生恰當地發揮自己的功效,避免小組內部出現無所事事、不清楚自己職務的成員產生。
比如,在教師教授“多邊形”課程時,組長要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動手能力進行合理分工,讓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負責小組總結發言、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負責“多邊形鋪設地板”“瓷磚鋪設”等內容、讓一些比較內向且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學生進行課程內容與理論知識的搜集與整理。在這種良性小組分工合作之中,可以提高合作學習效率,保證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
在建設合作學習小組之前,數學教師應當充分體現自身引導功效,教師需要讓學生意識到合作小組建設的目的,指引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幫助學生明確組內的建設與分工,保證每一個合作學習小組的科學建設與均衡發展。在小組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數學教師要保證全過程積極進行引導,幫助合作學習小組的每一個工作進行有效落實,并幫助小組成員積極動手與分析。與此同時,數學教師還需要牢牢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節奏,保證課堂氛圍的良性發展。在小組學習時,教師還應當適時穿插理論知識,讓學生用正確的認知與方向看待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還需要對合作學習小組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匯總,并整理出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具有的主要問題,積極調整教學內容,保證針對性教學。
比如,練習可以讓教師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充分了解,但傳統的初中數學習題練習僅僅存在于課后與章節中,學生極易產生抵抗厭煩心理,無法充分激發自身學習興趣。同時,這種練習也無法滿足全部同學需求,無法進行因材施教,對學生數學發展具有嚴重的阻礙作用。但是如若教師合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各種類型與難易程度的題型都進行設計,無論何種學習程度的學生,都可以在題庫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題,而通過由淺入深難度的學習,學生可以大幅提升自己并樹立自信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在小組中的主動學習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同時也需要合作學習小組的趣味建設。在對合作學習小組進行趣味建設時,教師可以引導各個小組開展課堂演講與表演。
比如,在教師教授“全等圖形”課程時,便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表演不同的圖形。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小組學生進行研究,論證命題的正確性。在這種趣味小組活動的引領下,可以大幅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打造數學高校課堂。
建設科學的合作小組評價體系,直接影響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效果。在評價體系的推動下,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可以抱有認真的態度看待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并在合作學習小組評價機制的帶動下,激發學生的團隊意識與良性競爭意識,從而提升合作小組共同學習的效率與質量。
科學的合作學習小組評價機制必須要注重小組全過程評價,要圍繞著學生在合作學習小組中的表現進行合理評估,注重學生在評價體系中分值的提升,并要與測試成績進行有效結合,保障評價體系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已然成為教育改革中的一道風景,作為教師,應當時刻扮演好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與引導者的角色,選用科學評價、合理分組、適當引導等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進而落實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打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