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琴
(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棗林鄉中心校梁家岔小學,山西 呂梁 033000)
目前,仍舊有一部分教師仍然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雖然應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教育模式,但是在劃分學習小組時,仍舊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的高低作為劃分的主要依據,將學習成績不同的小學生劃分在同一小組內,希望可以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帶動一些學困生的學習,以此來實現班級整體學習成績的提高。但是這僅僅是理想的狀態,教師沒有從當前班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也沒有考慮到每位小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能力以及興趣愛好,這些潛在的因素,都可以影響到小組內容各成員間的互補程度和配合情況,從而導致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生配合情況不佳、分工不合理以及學習效果不佳等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各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部分教師在應用小學合作學習模式時,會存在一定的誤區,往往會在布置完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與任務后,完全不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整個過程,僅僅要求學生憑著自身的能力完成學習的內容與知識的探索。這樣的合作學習過程,因為缺少了教師的控制和約束,所以小學生極有可能發生討論主題出現偏差、溝通場面混亂以及陷入合作困境等問題,從而使得小組合作學習僅僅是徒有其表,流于形式而已,進而無法真正意義上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與作用。此外,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不僅會浪費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還無法取得應有的效果。
目前,大多數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往往會依據每位學生的特長劃分小組,使其能夠完全發揮出自身的促進作用。但是當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一段時間后,逐漸暴露出較多的問題與不足。例如,每個學習小組內都會有一些能力較強的組員,一般情況下,他們也很擅長表現自己,所以會將自己的一些觀念傳遞給組內的其他成員,從而逐漸成為整個學習小組的中心。雖然這些能力較強的組員會得到能力充分地展示與提升,但是這對于其他組員而言,不僅會對其能力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響,還會降低他們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求和引導各小組內容成員進行相互學習,勇于提出自己的一些觀念與想法。同時,在進行每項學習任務時,也應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并扮演不同的角色,這樣才會逐漸拉近各個學生間的能力差距,進而有利于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此外,每隔一段時間,教師應重新劃分各小組,因為數學這門課程也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一個過程,所不同小組成員的組成,可以為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方向。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前,教師可留給小學生一些時間進行獨立地思考。因為只有在學生獨立的思考以后,才會形成自己的一些觀點與想法,并表達出來。同時,在正式開始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應幫助各小組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以此來提高學習探索的效率和質量。因為明確、清晰的學習目標,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付出汗水與努力的意義。此外,無論是當前的社會,還是未來的發展,都更加注重人才的合作觀念與能力,所以從小學開始,就應該注重合作能力的培養工作,教師們也應該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全程參與小組學習的整個過程,時刻關注和掌握每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各小組適當的一些幫助或建議,從整體上把控各小組的學習方向,努力地讓學生掌握深入研究各種學習問題的方式,以此來實現完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的目標。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較為常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并且從實踐的應用效果來看,還是十分理想的。但是對于當前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一些誤區,還是需要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從業者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小學數學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逐步改進和完善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使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和意義,也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