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敬玲
(安徽省池州市市直屬機關幼兒園,安徽 池州 247000)
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是培養幼兒音樂素養和藝術素養的關鍵路徑。在學前教育角度進行音樂課程的開設和教育將會對幼兒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對學前幼兒音樂教育進行內容、情境和形式的創新是必須而且是必要的。
幼兒年齡尚小,對音樂課程的心理認知、學習興趣和經驗都處于萌芽時期,缺乏專業性和規律性。學前教師對幼兒開展音樂教育的時候就不能采取傳統的講授式教育模式,而是要通過情境教學、直觀地音樂播放等途徑進行教學設計,拉近幼兒和音樂之間的距離,從啟蒙之初就開始激發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增強幼兒對音樂課程的心理認知,循序漸進地提升孩子們的音樂素養與人文素養。
一般來說,學前幼兒音樂教育遵循的是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育模式,即將音樂內容和舞蹈語音、動作語言結合在一起,讓多種綜合藝術形式共同發揮作用,使得音樂和人類最原始的心靈沖動相結合。因此,在學前幼兒音樂教育中,教師要善用游戲、節奏感強的音樂、舞蹈和謎語等形式進行教學情境設計,實現和幼兒之間的良好互動,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之中提升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同時,對幼兒開展的音樂教學,一方面要準確地傳達音樂內容,另一方面則要讓音樂教育展現出生動的、趣味的一面,使得幼兒對音樂有更加感性的認知。
第一,忽視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很多幼兒音樂教師僅僅根據音樂教材和相關大綱的要求進行講授式教學,這種教學內容和教學觀念一方面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學習規律,另一方面則導致教學陷入到枯燥和無趣的氛圍中,降低幼兒音樂學習的興趣。還有一部分幼兒教師將重點放在了和數學、英語和語文等傳統學科智障,將音樂教育視為附屬,因此對學前幼兒音樂教育缺乏重視。此外,幼兒音樂教育的內容大多數科普歌曲、兒歌和紅歌,這是一種典型忽視幼兒音樂學習興趣的教育模式,導致音樂教育流于形式。
第二,教育內容和教育模式混亂。幼兒教師對幼兒的音樂教育應當以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為前提,根據幼兒當前近階段對音樂的掌握情況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設計。當前幼兒音樂教育中存在內容混亂、目標不明的缺陷。首先,從教育目標來看,幼兒音樂教師對于教學要達到何種目的并沒有清晰的認識,雖然選擇了專業的音樂教材,但是由于教材內容簡單、邏輯條理性不足,導致音樂教育內容混亂不堪。其次,幼兒音樂教育往往采取一節課理論知識、一節課吹奏樂器、一節課練習唱歌的教學模式,孩子們學習到的僅僅是某一方面的音樂技能。最后,在教學模式上,教師是通過講解和自由活動相結合來完成音樂教育的,教師缺乏在此過程中系統性地組織,導致音樂教育對學生失去吸引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大大降低。
幼兒年齡較小,學習經驗和身心發展狀況依然處于初級積累階段。因此,幼兒教師應當結合幼兒自身的學習情況制定音樂教學目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首先,教師要以簡單的教學歌曲來激發孩子的音樂學習興趣,比如以《澎湖灣》《童年》《明天會更好》等歌曲帶領幼兒進行歌曲的學習和理解。其次,教師要在音樂教育中設置相關的學習情境,在無形中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直觀感知能力,使其體會到音樂帶來的情感沖擊、身心愉悅之感。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設置表演、朗誦、唱歌等環節,提升幼兒的音樂實踐能力。因此,只有讓幼兒音樂教育和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相適應,才能真正實現教學要達到的目標。
教師可以設置個人游戲、集體游戲等互動環節來增強幼兒音樂教育的趣味性。比如,教師可以在《幸福拍手歌》教學中引入舞蹈教學,讓學生實現音樂節奏和身體部位的互動。要針對幼兒的天性和學習狀況進行游戲設計,讓孩子們的表達欲望得到充分的釋放。例如,對于性格外向、活躍性較強的兒童,教師可以播放節奏強、動感強的音樂,引導孩子們進行舞動;對于性格內向的幼兒,則可以播放《雪絨花》《蟲兒飛》等抒情歌曲,借助師生活動與音樂結合,釋放孩子天性,增強其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實現趣味教學目的。
在一次教學中,孩子們通過敲打教室中不同材料的聲音來感受音樂的魅力,他們在商議、傾聽和碰撞的過程中產生了興奮的情緒,有一個孩子說敲擊瓶子的聲音多么像一只小鳥在樹林里嘰嘰喳喳的喊叫;另一個孩子也不甘示弱,拿起其中的積木進行敲擊,說這是啄木鳥抓害蟲的聲音。
孩子們的對話感染了我,他們創造出的“音樂”如同一首詩,那我們為什么不給孩子們更大的探索空間,讓孩子在音樂的海洋里徜徉呢?于是,我編出了一首散文詩:“一個漆黑的夜晚,風在輕輕地吹,一顆小種子還在深深的土壤之中,它還在沉睡。咿?這是什么聲音呀?是唱歌的小鳥?還是聊天的蟲子?好奇的小種子開始四處張望,于是小種子長大嘴巴喝起了甜甜的雨水,一朵美麗的小花就這樣開出來啦。”
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征設置符合學生認知發展階段的游戲性教學內容,通過舞蹈、歌唱等游戲環節豐富音樂教學內容。綜合性教學方式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增強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促進學生表達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