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玉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qū)鼓樓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5100)
小學作文教學階段不同,目標要求也不同。一、二年級是寫話,能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出來,同時對寫話產生興趣;三、四年級任務是習作,樂于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和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五、六年級習作要養(yǎng)成習慣,自我表達與人交流,能記實和想象,40 分鐘可“準詞、順句、通文”地寫出400 字的文章。
實踐教學中,小學作文教學存在好多困難,學生對作文課不感興趣,對作文也感到負擔很沉重。由于掌握的詞句篇章少,所以在寫作時無話題,作文無思路,表達無思想,偏題的語句多,語言枯燥,學過的詞語不會用,標點符號運用不準確,離開《小學生作文選》《語文習作與閱讀》《英才教程同步作文》等作文方面的書籍作業(yè)很難完成。更談不上精彩了。感到作文課中只有“苦”,沒有“樂”。
小學作文教學滯后的關鍵是教師對小學作文教學認識不足,把握不準,引導不力。表現在教學中有以下幾方面:(一)作文教學目標不明確,計劃不清楚。部分教師對小學階段學生作文學習宏觀掌控不清,各個學段學生作文分別要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程度胸中無數。為實現目標,在各個學段采取何種形式,重點訓練何種體裁,教師腦中無框架,實際教學中存在嚴重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二)對作文教學重視不夠,投入不足。按新課標要求,中段和高段的習作每學年完成16 篇。然而,由于名目繁多的考試的壓力,好多教師作文課改上語文課,習作任務經常欠賬。(三)作文教學興趣少,效率低。部分教師作文課無教案,臨時安排個題目或范圍就了事。作文批改無針對性,精力放在字詞的修正上,而不在構思謀篇布局上下功夫。對學生的文思、寫作技巧缺乏有效指導,特別對學生寫作興趣缺乏引力,缺乏激勵,因而大多數學生感到作文課枯燥無味,習作作業(yè)是一種“苦海里的掙扎”。
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水平,我覺得今后應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一、教師在吃透《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通盤領悟小學作文教學的目標,明確各個學段的任務,因而制定出一個長期的作文教學計劃。
二、作文教學應有充分準備,教師依據學生學齡特點,依據作文教學任務,依據課本內容,詳細制定出每一節(jié)作文課的教案。教案中教學目的、教學步驟、教學措施都要有恰當安排。
三、要重視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學生的觀察能力不可能一蹴而成,也不可能無師自通。教師要引導學生到現場,近真人,觸實物,教會學生選好立足點,瞄準著眼點,動腦找特點。學會觀察能力的提高,必須有聰明老師的指導。聰明老師就是能給學生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
四、一、二年級要引導學生寫出話來,逐漸把話寫得完整,同時提供“詞句拐杖”,讓學生寫的別人愿意聽愿意看;三、四年級在習作前應指導學生寫出習作的提綱;五、六年級要幫助學生整合習作思路,雖然新課標要求放活思路,減少限制,然而老師如不指明思考方向,不牽著學生的手走一段,學生的習作步子就不會邁出大步。
五、布置地寫話和習作內容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寫學生親自經歷,寫學生所見所聞,寫學生的親身感受,寫學生最有感情的,最有深刻感受的。學生才有話可說,才會打開思路。教師應填平代溝,真正蹲下來和孩子講話,萌發(fā)童心、童趣,關注孩子所關注的,喜歡孩子所喜歡的。把成人的思維強套給學生是不可能成功的。
六、習作中要培養(yǎng)學生“寫真”,要求學生述真事、寫真人、吐真情,從小養(yǎng)成誠實文風,反對胡編亂造,不能養(yǎng)成抄襲毛病,腳踏實地地提高習作能力。為了促成寫真,應在作文評分時,側重于寫真人真事的文章。凡是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哪怕是語句欠優(yōu)美,甚至個別句子欠通順,在應得分的檔次上再拔高10 分給分,即本來只能得60 分的文章給70 分,本來只能得80 分的文章給90 分。這樣就出現了高分刺激寫真的情況。反過來,凡是抄襲、仿寫甚至假材料的作文,在應得分的檔次上降低10 分。每次都把寫真人真事的好文章拿到班里講評,并極力表揚。甚至讓小作者把自己的優(yōu)秀作文站在講臺上在全班學生面前念,這樣,同學們會聽得津津有味。然后教師進行小結,告訴同學們我們今后寫作文都要寫真人真事,不寫假的,只有這樣才能寫出真情實感,所寫文章才能打動讀者。
七、要求學生在平時讀課文或者讀課外書的時候,發(fā)現好的詞句摘抄下來,這樣可以在無形中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并在寫作時可以借鑒或模仿。
八、作文批改要細致,重點放在文思上,要善于發(fā)現閃光點,要不惜紅墨水,勾畫學生精彩篇段,不吝贊美詞,使學生體味成功,特別是對文思自認笨拙者,對平時懶于習作的同學更要多給鼓勵。提倡百分制,百分制的提升空間更大,更利于學生發(fā)展。
九、重視作文點評,點評課上要渲染成功作文,使本人增強自信,別人增加羨慕。老指毛病,老批評差作文,學生會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不愛作文。點評課要把愛心灑勻,表揚的光環(huán)只套在少數人頭上,就會使多數的孩子產生惰性,“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用在此處一點不假。
總之,只要我們重視小學作文教學,在作文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實踐,傾心投入,長期堅持,找出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這樣,孩子們的習作水平一定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