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星朵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清苑鎮滕莊小學,河北 保定 071100)
在小學數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小學數學老師應深入研究數學教材,挖掘數學教學的本質,依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有意識地將數學思想滲透到數學教學中,通過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提高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思想是數學學習的靈魂,是數學學習和問題解決之間的一座橋梁,是對數學知識和方法的規律性認識,小學階段的數學思想包括類比、歸納、化歸、假設、極限、對應等,數學思想隱藏于數學問題中,需要在解決數學問題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出來,最終升華為數學思想。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的培養與數學知識的學習密不可分,在數學課堂上,伴隨著解析數學概念、推導數學公式、訓練解題步驟把數學思想傳授給學生。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探究、驗證數學定理、概念、公式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數學知識規律,形成數學思想,形成數學思維。例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教師在探求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時,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立體幾何體有幾個側面,把立體幾何體展開進行表面積計算,推導出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利用這種思維方式,引導學生體會幾何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為以后的“圓柱和圓錐”的學習打下基礎。培養學生的轉化思想,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解題是一項重要的內容,解題過程要運用大量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在解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時機滲透數學思想,幫助學生認識數學題目的含義,指導學生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減少不必要的錯誤,少走彎路,更加快速地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數學思想是數學學習的關鍵,學生在數學思想的指引下,探尋數學難題的解題思路。實踐是學習的重要環節,是知識的升華延伸,把數學問題生活化,提高學生對生活的判斷能力,深化生活內涵,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數學生活化的價值取向,提升創造能力,逐步形成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實踐能力。例如,“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教學,當學生學會列方程后,教師鼓勵讓學生做編題練習,激活了課堂氣氛,學生興趣盎然,思維活躍,教師鼓勵學生把編好的列方程應用題在班內展示,激發了學生編寫應用題的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擴大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認真思考,熱烈討論,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探索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拓展了思維空間,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數學知識的探究過程中,數學思想清晰化,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數學思想。
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他們身邊熟悉的事物,讓學生體驗數學價值,學會用科學的眼光觀察生活、思考生活。課后實踐是課堂學習的延伸,學生除了掌握課堂知識外,還要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生活是一個大課堂,小學數學教師應鼓勵學生調查研究身邊的數學問題,將數學教學延伸到課外,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例如,“百分數和折扣”的教學,生活中常常遇到商家各種各樣的促銷手段,打折銷售、贈送優惠券等。教師設計“我是精明小買家”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用學習的“百分數和折扣”的數學知識,計算如何買東西更合算,以便在購物時選擇最佳購物策略,通過具體的實例,學生發現數學能使人變得聰明,使人成為生活中的智者,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數學思想的形成。促進學生認真地思考問題,鼓勵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數學的價值,領悟數學的內涵。利用數學知識分析解釋生活現象,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讓學生主動觀察生活,思考數學現象,培養探索精神,寓教于生活,把課本知識轉化為生活經驗,增強教學活力,提高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
總之,數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人類認識自然、認識世界的銳利武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內涵,讓學生去探索研究,將數學思想滲透在教學中,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知識的學習,鼓勵學生挖掘、發現、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