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華
(江西省樂平市第二實驗學校,江西 樂平 333300)
初中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時期,老師要讓學生在掌握簡單詞匯、語法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從實際出發,讓教學課堂生活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發現英語的魅力,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老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英語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老師可以多觀察生活尋找一些特定情境,根據教學要求創建一個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件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多多思考,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去。
例如:在《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先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都是怎么來學校的呢?”之后同學們便會積極發言“爸爸開車送的”“走路步行到的”“騎自行車”……之后又接著問:“那同學們知道步行、開車、騎自行車用英語怎么說嗎?”這樣創設一個情境,自然而然引導學生進行本節課的學習,通過這種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疑惑去上課,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又例如:在《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的教學中,老師可以構建一個情境,比如:有一天,小明陪著父母去超市買東西,走到水果區域那里,小明問:“爸爸媽媽,要買一點水果嗎?”,此時導購看見小明一家人問:“Do you like bananas?”請問你知道“bananas”和“banana”的區別嗎?這便引出了這節課的學習,通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輕松快樂閱讀,更好地理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講的知識,有利于學生掌握教學重點,掌握學習英語的技能。
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不同,老師采取的教學措施也不同,分層教學模式滿足老師對不同層次學生教學的需要。分層教學針對不同知識基礎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措施,最大程度上使學生更好接受老師教授的知識,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便加強對學生教學閱讀材料的理解,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就可以教授一些場景類的語言,在教材知識熟練掌握的基礎上教授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技能,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先播放一首歌曲并且詢問學生:“Do you like this song?”同學們便會積極回答“Yes”或“No”接著詢問:“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ong?”有些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能輕松回答這個問題,對于學習英語能力較強的學生便可以問:“Does it make you happy,excited,sad or relaxed?”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回答問題中鍛煉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進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和參與度。又例如:在《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A、B、C、三組,其中,A 組由學習英語相對較弱的學生組成;B 組由可以正常學習英語的學生組成;C 組則由學習英語很輕松的學生組成,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老師在針對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老師可以要求A 組學生練習“Can you ……?Yes,I can./No,I can’t.”的句式;要求B 組和C 組學生回答:“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讓學生在這種不同回答中學習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在英語閱讀中,學生不應該拘泥于教材,也應該多看看一些英文報刊,關注一些有關英語的公眾號,堅持每日英語閱讀,通過觀看一些歐美動畫來提高對英語的興趣。這就需要老師多多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多多鼓勵學生去看看課外閱讀,多多了解一些物品的起源,比如;汽車、飛機、電腦等發明,老師也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關于發明物品的英語文章,比如:《Thomas Edison and Light Bulb Full》《Who invent television》這兩篇文章,讓學生多多閱讀一些有關課堂教學的英語短文,并且多多鼓勵學生用英文寫一些觀看心得,讓學生在下次課堂中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綜上所述,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根據一些教學經驗創新教學方式,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吸引學生興趣;利用分層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學生要學會把知識應用于實踐,鞏固學會的知識點,努力克服學習英語上的困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