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秀娟 熊書 馬強 羅嬌 楊貞妮 孫厚良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 404120)
課程思政是高職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利用課堂這個主要陣地,在傳授專業知識與技術能力基礎上,滲透政治理論學習與實踐,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提升教育質量,淘汰“水課”建設“金課”是目前提升課程質量的戰略方向。“金課”建設的“兩性一度”,即“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是課程質量建設的金標準[1]。“金課”建設,不僅吹響了本科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號角,也是對高職院校課程質量提出了綱領性指引。未避免淪為“水課”,高職課程思政的高質量建設,急需高屋建瓴的“金課”引領。
目前,高職院校生源復雜,普通高中、社會考生、對口高職和單招生源混合,因此高職生基礎呈現多樣性,學生思想意識形態復雜多變。多元文化的碰撞、敵對勢力的滲透、不良思潮的興起或明或暗的影響和沖擊著我國高職生的思想意識。而“金課”就為我們提供了建設方向、建設標準。因此,課程思政的“立德樹人”應該有鮮明的社會主義特性,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職生專業課程在培養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就應該通過課程思政教育,為學生立德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思想引領、價值導向和方向保障。
傳統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內容往往重“專業技能”輕“人文技能”,即偏重知識化和技能化知識點,無形中弱化了學生思政素養培養功能。一是教師教育理念不足,認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課老師和輔導員的職責,忽略了課程思政對高職醫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育和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塑造的積極影響。二是教學方法欠缺,部分教師上課時有思政教育理念,但沒有內容的高度設計、實踐的有效執行。
高階性,就是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1]。在思政“高階性”上,要以培養學生牢固確立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為魂,著力加強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辯證思維和擔當使命的歷史思維的教學含量。
生物化學課程中蘊含諸多思政哲理,本課程思政的高階性應該是從理論的高度設計開始,最后到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的應用。如愛國主義情懷教育時,應有堅定的愛國意志、明銳的時事判斷、有力的愛國行為。“高階性”應思考三個維度:1.與時俱進,思政教育必須順應時代,積極應變。高階性就具有時代的要求,否則陳舊過時只能淪為低階性水課。2.學情基礎,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效果應是以培養了什么樣的人為檢驗標準。3.過程量化,這是對課程思政的考核評價。傳統說教式的思政教育沒有可量化的考核標準,學生學習往往得過且過,更無法體現出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的應用。所以,對標“金課”,生物化學課程思政應打造全新的課程體系,從課程標準、教學形式到考核評價,方能實現課程思政的“金課”轉變。
金課的“創新性”體現在三個方面:課程內容有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體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1]。在課程思政“創新性”上,要以創建學生感同身受、真心喜愛的教學情境為基礎,在思政內涵上開花結果。
課程思政的優勢在于思政元素來源于專業知識,所以專業知識本身就是思政很好的情景,在此情景升華的思政內容既利于思政教育,也有利于專業知識的理解與升華,二者相輔相成。同時生物化學課程思政手段“創新性”應豐富多彩,拒絕傳統說教,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教學情景體驗、角色扮演、社會實踐等形式,結合學生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真正主動在改變,充分體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思政的交流互動,引發學生的知識共鳴、情感共鳴、價值共鳴。
生物化學課程思政在結果輸出上的“創新性”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個性化思維,不是簡單的對與錯,而要從探索實踐中得出合適的、理性的、符合個性的答案。
挑戰度是指課程要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和老師一起,跳一跳才能夠得著,老師要認真花時間花精力花情感備課講課,學生課上課下要有較多的學習時間和思考做保障[1]。在思政“挑戰度”上,獲取扎實的知識,使學生由“知”成“信”;植入感情和意志,使學生由“信”躬“行”。
生物化學課程思政的“挑戰度”上要求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學生用心完成學習過程。首先講好第一課。新課程開始,借助生物化學課程特點(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組織學生介紹或者描述自己的人生理想、價值觀、性格習慣等思政元素。引導學生關注自我、改善自我、提升自我。由此開啟生物化學課程思政的篇章。
引導學生探索實踐。“挑戰度”就是要指導學生踮起腳尖探索實踐。生物化學課程思政也需要階梯性的探索實踐,方能實現價值引領和德育培養作用。同時,我們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在生物化學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融入課程思政,如專題討論:職業素養、愛國情懷、三觀教育等,以“互聯網+課程思政”新模式進行“挑戰度”的補充。
高職醫學院校的立德樹人就是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面向農村基礎能從事基本臨床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高素質醫學人才。生物化學課程在傳授課程知識的同時,充分挖掘學科蘊含的思政元素滲透給學生,同時對標“金課”要求,能針對性的塑造高職醫學生的醫德情操,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助推醫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