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智博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
街頭文化可以說是世界眾多文化門類中最年輕的一個流派。然而,作為一種地下文化,街頭文化憑借著強大的感染力和傳播速度正在逐漸成為新文化力量。涂鴉藝術是一種原生態的想法與概念,從某種意義而言,涂鴉實際是在傳播多元化城市的存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視覺藝術的審美觀念已經由傳統偏好素雅轉變成充分體現自身個性和特質,這促使“新穎、奇特、叛逆”等成為現今視覺藝術的新標簽。
街頭文化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美國黑人社區。街頭文化有多種形式與內容,首先其服飾通常是超大尺碼,隨意寬松;其次是涂鴉,人們經常在墻面、站臺等室外區域進行隨意的涂鴉,以文字和簡單的繪畫為主,一般是表現個性和發泄情緒或是諷刺現實;再次是滑板,滑板可以說是街頭運動的代表,同時也是極限運動的鼻祖,最早是由沖浪板進行改良設計而成的;最后是DJ,在以前還用CD播放音樂的時候,為了增加趣味性和感染力,人們將兩首不同的音樂做出漂亮的混響。此外還包括HIP-HOP、特技單車等,涉及音樂、繪畫、運動等多個領域。
涂鴉藝術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80年代開始流行起來。那時的生存環境比較艱辛,為了劃分和確定他們的影響范圍,他們在街頭繪畫出他們的TAG符號。涂鴉藝術最開始不被承認是一種藝術形式,隨著涂鴉藝術的發展和在生活中的滲透,其最終被認可。這些早期的涂鴉繪制十分簡潔,顏色鮮艷、意圖明確,僅僅是他們的個人色彩表示符號或幫派圖騰。通常,在一些極限運動場地都會有涂鴉作為裝飾;滑板場地,碗池、U池,都會有涂鴉的存在,這些自然而然形成一個整體。
在20世紀60年代的地下作品時期,涂鴉藝術算是對波普藝術的繼承與發展。而其區別在于涂鴉藝術的表現形式更直接、更自我、更富有情感;而波普藝術則是更偏向大眾化的一種思考。涂鴉藝術有別于其他繪畫藝術,不僅是因為涂鴉更具有個性,更富情緒化,它的繪畫媒介也很有特點,人們在墻壁、列車、樓房、車站等地方,隨意涂鴉。涂鴉的繪制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純文字性的,涂鴉的內容只有文字,將字體變形,并使用鮮艷的色彩;另一種是圖案類,人物及動物形象都可以讓藝術者進行隨意發揮,有偏寫實的也有抽象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涂鴉似乎已經不再是個人地盤的標志,更多的是想表達自己的情緒,或者是諷刺一些事物,所使用的工具多是噴繪顏料或是一些涂料。
涂鴉藝術是街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談到“街頭”人們自然就聯想到個性這個標簽。而涂鴉藝術最開始的表現形式是在墻壁、地下鐵、車站等地方進行,色彩明快,富有張力,視覺沖擊力很強。很多涂鴉作品都是極具個人情感色彩,是一種情感的釋放,或者是對當前政治體制的不滿,控訴社會現象的一種方式,十分具有感染力。大多數的涂鴉作品,主題明確突出,很直接地表現出所要表達的主題,并且很多作品幽默風趣。隨著涂鴉藝術的發展,其開始以多種形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不僅出現在室外的建筑物上,也開始被設計師所運用,變得商業化。涂鴉藝術多用于一些廣告宣傳,因其鮮明的色彩和新奇的形象,給人過目不忘的感覺,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
在1980年前后,涂鴉藝術已經成為一種繪畫風格,并被大眾所接受,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潮流。隨后涂鴉藝術風格開始應用在服裝、廣告、包裝方面,逐漸走向商業化,演變成平面設計風格的一部分。涂鴉藝術之所以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愛,特別是青年人,是因為它不但具有個性,是情緒的表達,而且是一種對自由的向往。在涂鴉的過程中,人們可以體會到自由,同時也能發泄自己的情緒,憤怒、快樂、悲傷,都是涂鴉者的主觀臆想,所以這也可能是涂鴉藝術富有視覺沖擊力的原因之一。
到20世紀90年代,平面設計對涂鴉藝術的運用變得逐漸成熟,一些大型品牌開始使用涂鴉元素,如可口可樂就多次使用涂鴉元素在廣告和包裝中,運動品牌中耐克、阿迪也曾使用涂鴉元素。到21世紀,互聯網發展十分成熟,可以看到很多涂鴉藝術在數碼中的應用。很多插畫風格,開始受涂鴉藝術的影響。涂鴉藝術對視覺藝術的影響在方方面面都有體現。
涂鴉藝術風格色彩鮮明、形式簡潔、視覺沖擊力強,又十分具有個性,被廣泛運用到設計中。涂鴉藝術一開始作為地下作品,后慢慢被大眾所接受,形成自己的風格,而如今涂鴉藝術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潮流,具有很大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