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公安局,山西 太原 030006)
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在生活與工作中會使用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傳播設備,現代化的信息已經進入到人們生活中的每一場景中,信息化快速推動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同時也伴隨著一些非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獲取公民的信息,進行信息兜售的業務,這種問題已經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影響,從具體的信息泄露過程中可以看出,信息泄露影響了人們的經濟生活與損失?;谶@種情況需要從法律層面對這一行為進行約束和懲罰,從不同的層面利用高效的手段以及方式給群眾提供法律保障。
對于公民個人信息,《刑法》只有在第253 條中作出了“非法提供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相關罪名認定,并將“公民個人信息”指定成為“犯罪對象”,卻沒有對具體的公民個人信息和個人范圍進行界定,對于其法律條款的具體實踐和應用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雖然在目前來說,我國一些法律法規由于其他條款的硬性影響對于個人信息作出了一些范圍界定,但其表述內容和表達方式并不全面系統,對于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要求不能完全滿足,因此我國的公民個人信息保護需要刑法等相關權威性法律法規或司法解釋來明確界定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和范圍。
我國對于其他信息系統的界定和保護性的法律體系較為完善而全面,例如國家信息、軍事信息等,而對于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卻仍處于基礎階段。在《刑法》當中只有兩個罪名及其罪名判定相關內容的規定,并沒有更多相對于個人信息侵害的內容規定,同時,對于兩種罪名的相關判定范圍也過于狹隘,犯罪主體只包括國家機關、電信和金融等單位的工作人員,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能夠收集到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的單位或個人遠不止規定中的這些;犯罪方式也只包括“非法提供、出售”或“非法獲取”,而現實中遠不止于這兩類方式方法,也會有更嚴重的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方式出現而沒有被規定。另外,我國并沒有專門性質的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法規,所以對于《刑法》中規定的犯罪前提條件也成為了空頭限制,降低了法律的適用度,同時也對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造成了阻礙。
前置法律的出臺和完善,能夠與刑法一起形成系統化的法律框架,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全面保護,能夠有效彌補當前法律中存在的空缺,有效界定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范圍。前置法律的出臺和完善,需要參考以下幾點:首先,德國和日本等國家已經具有較為成熟的法律體系,用來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因此我國可以參考其他國家成熟的法律方案,然后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盡快出臺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前置法律。其次,關于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前置法律,需要遵循刑法中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內容,以刑法為前提制定更加詳細的法律條文,可以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更加詳細的解讀和規定,針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進行全面描述,根據相關案例進行有效處罰,從立法和執法等方面切實保護公民個人信息不受侵犯;最后,在完善公民個人信息相關的前置法律時,需要充分征求法律領域專業人士的意見,允許他們提供相關的建議稿,并經過周密討論的方式,將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納入到前置法律規定中,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更加完善的保護,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互聯網企業擁有公民較為詳細的信息,也肩負著保護公民個人信息不受侵犯的責任,必須要實施安全技術,對公民的信息進行有效的保護。如果公民個人信息遭受泄露,必須追求互聯網企業的責任。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個人信息,需要加強對互聯網企業的監管,從源頭上避免大量公民信息的泄露行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對互聯網企業中的員工進行培訓,使其認識到自身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責任,認識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嚴重后果,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嚴格保密。其次,互聯網企業具有保護用戶個人信息的責任,如果由于技術不過關、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公民個人信息泄漏時,應該及時周知相關用戶,要求用戶及時修改密碼,轉移重要資產等方式降低用戶損失。
當前國內的法律中并沒有明確對公民個人信息非法持有以及非法收集公民個人信息的罪責,當一些主體持有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中,不能證明其來源。對于這種情況從客觀上已經存在著對公民個人信息的危害,所以多數情況下,公民個人信息往往是和公民的財產人身安全等進行掛鉤,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自身持有的大量公民個人信息,對公民個人的人身以及財產等造成傷害,這種角度上看,收集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非法持有公民個人信息已經構成了在刑法中的危險是傷害行為,和非法持有行為的具體犯罪特征有著高度的契合。在公民個人信息的非法持有中往往是為了嚴重犯罪的預備以及過度階段,所以法律需要從公民個人信息的收集以及非法持有等行為上做出處理和預防,利用法律的角度完善對公民個人信息侵犯的罪責表現,從公民個人信息的層面實現對法律法條的充分補充與完善。
綜上所述,公民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不僅僅局限于刑法的保障,還需要社會、行業和公民個人共同努力,出臺并完善保護性的專項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健全相關的保護機制,加強基層普法教育和自身信息安全意識等等,這樣才能更加全面有序地保護公民個人信息,使社會順利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