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市實驗學校,廣西 來賓 546100)
數學課程作為小學數學課程體系中直觀重要的構成要素,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在改革過程中,應由傳統的以知識技能的傳授向核心素養的方向傾斜。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應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強化對學生學習能力、估算能力、創新能力、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等在內的多元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真正落實到實處。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獨立分析、提取、分析數學教材內容。學生在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要認真研讀數學教材中所涉及的公式、概念、定理等內容。為了持續性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數學閱讀習慣與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掌握在數學閱讀中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對這些信息的進一步分析處理,系統性的理解、掌握數學概念與知識,從而提升數學學習的實效性。在學生逐漸掌握相應的數學閱讀方法之后,教師還要有目的、有意識的組織學生開展數學題目閱讀練習,在認真研讀數學題目的基礎上,詳細列出數學題目中所包含的已知條件以及需要求證的未知條件,然后經過對已知條件的進一步分析、思考,得出最終數學答案。在此過程中,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數學閱讀能力以及解題能力的提升,為后續數學知識的深入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強化對學生數學估算能力的培養,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數學題目的分析、研判能力的提升。學生具備相應的估算能力后,可以更加快速的判斷出數學題目中涉及的相關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強化估算訓練,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向學生傳授科學的估算方法,并有意識的將其應用于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估算能力的鍛煉,并引導學生將估算這一方法應用于解決數學問題中,如此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數學估算能力的提升,還可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與方法的意識與能力。例如,教師可通過以下題目鍛煉學生數學估算能力:晨晨與亮亮兩人放學后,同時從學校回家,晨晨每分鐘走80 米,需要10 分鐘到家,亮亮每分鐘走65 米,20 分鐘到家,那么他們二人誰的家離學校更近一點呢?針對這一問題,學生們很容易便能夠估算出晨晨家到學校要更近,然后再通過列出相應的算式,計算出相差數值,從而促進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不斷提升。
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往往都是直接向學生傳授解題方法,學生照搬教師的解題思路解決數學問題,但是這種方式容易導致學生形成思維定式,而限制了學生應變能力的發展,無法將所掌握數學知識靈活運用于數學問題的解決中。而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多個不同解讀分析、研判數學問題,針對同一類型問題積極探究多種不同解題方法,以拓展學生的數學求異思維與創新能力,促使學生在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時,能夠跳出數學問題思考的思維定式,提升數學思維的靈活性。
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落實與培養,教師應注重合作學習的開展,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解決在獨立思考過程中難以完全理解的內容以及所遇到的問題,同時還可在合作學習中,通過同學之間的友好互助、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實現思維的碰撞與觀點的溝通,從而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以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認識軸對稱圖形》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以分組的形式分別剪出正方形、圓形以及平行四邊形等圖形,并通過動手實踐與分組討論,辨識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軸對稱圖形的具體特征。通過小組討論與動手探究,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與特征,并據此正確分辨不同的圖形。通過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學生能夠建立對軸對稱圖形及其特點的充分了解與認識,并將其應用于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的辨識與發現過程中。此外,學生還可基于自身對軸對稱圖形概念及其特點的認識與掌握,根據軸對稱圖形對稱軸一側的圖形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圖形。
總之,隨著新課程理念的貫徹實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與時代發展同步,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將核心素養理念融入其中,強化對學生包括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等數學學科素養的培養,構建更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