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第二高級中學,青海 海北 812200)
生物學科和物理學科,化學學科一樣,都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的,有了實驗結果的支撐,生物的研究才會一步一步的向前發(fā)展。但是對于高中生來說,課業(yè)的繁多壓縮他們動手動腦的時間,對于生物學科中的繁雜知識僅憑教師的講解是不能夠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的,而利用實驗教學的方式,能夠對實驗結果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且學生在實驗中看到許多生活中不常見的景象,對學生本身來說也是充滿了新鮮感,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期待,對生物的學習也就變得積極。本文將從生物實驗教學模式構建的需要進行闡述,對實驗教學開始前的準備,實驗進行中的操作以及實驗完畢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探索。
對生物課堂進行實驗教學,不僅要對課上的使用器材,藥品準備妥當,還要將實驗操作的規(guī)程對學生進行一個操作上的講解。每個生物實驗是否成功,重點在于操作前的準備是否得當,對于實驗的每一個步驟,作為教師是否對學生都一一告知,對實驗中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是否要求學生重點關注,這些不僅是實驗對學生可能造成傷害的保護,更重要的是注意這些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實驗成功的同時能夠觀察到實驗的現(xiàn)象,從中獲取知識。比如,在進行蛋白質檢測的實驗中,需要利用雙縮脲試劑進行檢測,這個實驗需要注意的是雙縮脲試劑是A,B 兩種試劑組成的,所以在進行檢測時兩種試劑的順序,加入的量以及加入后的操作,教師必須在做實驗前跟學生講清楚,否則就可能看不到顏色的變化,實驗操作失敗。在實驗教學開始前的準備是整個實驗是否成功的前提,只有做好前提,學生在實驗前才會有充足時間進行準備。另外,一個生物實驗的操作,往往一位學生很難自己完成,需要多人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實驗,所以在實驗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可以提前將學生分好組,組內(nèi)同學也可以進行討論,分工明確,充分做好每個人的工作,以便實驗順利進行,從中學到更多知識。
實驗操作階段是整個實驗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通過教師在準備階段的講解,學生熟悉操作規(guī)程,小組內(nèi)的同學相互配合,有序進行將實驗完成。教師在此期間可以觀察每組同學實驗操作的情況,對于不符合規(guī)程的小組及時進行糾錯,以便實驗能夠順利觀察到結果,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學生親自動手完成,還鍛煉了學生的邏輯能力,擴展了學生的思維,對知識的記憶加深了印象,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會,掌握,另外學生對于實驗的成功,也增添了學生的學好生物信心,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的興趣,進而提高了課堂的效率。比如,在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的實驗中,為了讓實驗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做實驗,如:通過實驗觀察后細胞質是怎樣流動的,觀察到的葉綠體成什么形狀,帶著這些問題學生在實驗操作中邊做邊記錄,在體會到實驗帶給他們樂趣的同時,又能從實驗中汲取知識帶給他們的營養(yǎng),對加深知識的了解起到促進作用。
學生在實驗教學中進行實驗操作,按照程序將整個實驗完成,完成的如何,在實驗中,學生的操作還需要注意什么,實驗本身還有什么瑕疵,哪組同學做的最好,大家應該學習這組學生的什么地方。這些都需要教師在實驗教學后對學生進行評價,及時的對學生進行評價,不僅能讓學生注意自己身上的不足,教師評價中的鼓勵也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鼓舞的作用,對學生進一步的學習生物知識打下心理上的基礎。如,教師對學生實驗結果進行評價,及時點出實驗中的問題之處,督促他們改正,對于做的好的小組,給予肯定的評價,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對學生實驗操作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鼓勵他們在實驗中的探究精神,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就會起到促進的作用,對他們學好生物也增添了力量。
總之,如何更加細致的構建生物實驗的教學模式,更大化的讓學生學會生物知識,掌握生物知識,運用生物知識,是我們每個高中生物教師需要思考,實踐,付出行動的。學生只有學習到更多的生物知識,利用生物知識進一步進行研究實踐,才能夠獲得更多的技術,制造出更多服務于社會的產(chǎn)品,才能在如今迅猛發(fā)展的社會中,能夠緊跟社會發(fā)展的步伐,才能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發(fā)揮出自己更大的力量,為社會的做出更多的貢獻,建設更加美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