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三水區樂平中學,廣東 佛山 528000)
核心素養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其中一個就是擁有健康生活。健康就像空氣和水,當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失去時才后悔。在高速發展的今天,很多人已患上生活方式病,對健康可望而不可及。面對這種狀況,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顯得尤為重要。健康生活核心素養發展本身屬于動態的持續過程,最開始是通過家庭與學校進行培養,然后在個人一生當中予以補充與完善。所以家校共育是提升學生健康生活核心素養較好的方式。
我所任教的學校的學生一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生活條件優越,從小就受到家長的寵愛和呵護,造成自主和自立的意識較差,也缺乏生活技能和生存的能力。甚至有的學生聽不得一點點忠告,是非不分,唯我獨尊。而這些垃圾快樂,一旦嘗到甜頭,就會忍不住地想要的更多,會迷失意志,忘了本來應該做的事情。這些行為屬于不健康生活的表現。
首先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簡單來說是指有益于健康的習慣化的方式。主要表現為沒有各種不良嗜好,保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勞逸結合;吃健康食物,按時進餐,不僅要有人體所需的各類營養,而且要避免或減少攝入高油鹽、高糖高脂、辛辣的食物;講究衛生,保持適量的運動,不沉迷于網絡游戲,積極參加有益健康的文體活動和社會活動等等。
具體表現為:
1.按時休息,早睡早起;
2.不挑食不偏食多吃蔬菜水果及奶類,飲食清淡;
3.勤洗手、洗澡,經常換洗衣服,保持衣服干凈整潔;
4.咳嗽、打噴嚏時要遮掩口鼻,不隨手扔垃圾和隨地吐痰;
5.拒絕毒品,拒絕網絡游戲,注意用眼衛生,少看電視,少玩電腦;
6.發現病死動物不去觸碰,更不加工食用,如有被狗貓抓傷,要及時打疫苗;
7.遵守交通規則,不在路邊玩耍,待人熱情,有積極樂觀的態度等等。
學校在引導和培養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遵循自然、社會、教育的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情境陶冶,樹立榜樣,實際鍛煉和說理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擁有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開展一些有利于學生健康的活動,如磨練意志、增長才干,了解自我等等。同時在學校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利用宣傳欄、黑板報宣傳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好處;還可以利用班會課、衛生與健康課開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教給他們一些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方法。定期開展食品衛生知識、心理健康知識、禁毒防艾知識等講座;充分發揮社會對學生培養健康生活的影響。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就可以養成的,需要我們長期努力付出實際行動,并把健康的思想放在首位。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把健康的生活方式滲透到每個學生身上,滲透到校園內外。使學生把健康生活當成一種生活常態,使健康生活牢記于心,外化于行。
在素質教育下屬于學生的時間越來越多,特別是節假日,很多學生要么在大街、商場上閑逛,要么在網吧玩游戲。特別是父母要上班沒時間監管的那些孩子,像脫韁的野馬,到處閑逛,惹是生非,打架成常態,網吧成了他們經常光顧的場所。也有些家長對孩子管理過嚴,一到假期就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以至于孩子沒有一點空閑,超負荷運作,壓得喘不過氣來。凡此種種都不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所以學校要協調家長和社會的力量,共同為孩子們營造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圍。
目前家校共育在國內還尚處在起步階段,雖然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早就受到政府和學校的關注,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和偏差。首先是觀念陳舊。從家庭方面看,很多家長都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相當一部分的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在其它方面則持著無所謂的態度。其次是從學校方面看,由于只注重升學率,學校、教師、家長、學生以及社會輿論界都將眼光集中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上,這就造成了教師教學任務重,不能有充足的時間與學生和家長進行溝通。
記得一位知名教育家說過:“一位好母親抵得上十所好學校。”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要主動引導和幫助家長怎樣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我們要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給家長推薦一些有關健康生活教育方式的書籍,觀看一些健康生活家庭教育影視片,分享成功家庭教育經驗,切實提高家長的綜合素質,讓家長能以身作則,帶領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家長要重視孩子節假日的安排,合理利用節假日的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建議家長與孩子在放假前商量,制定一個合理切實可行的計劃。制定計劃時,孩子的作息時間最好與學校的差不多,這樣就可避免打亂孩子的生物鐘。在放假期間,家長務必按照制定的計劃監督小孩完成,使小孩在假期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過得充實而有意義。為了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家長可陪同孩子做些親子類的活動,如:帶孩子晨跑,或與孩子一起打籃球,羽毛球等,使孩子的身體得到鍛煉。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得到鍛煉和健康人格的培養,促進與孩子的感情和交流,也可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綜上所述,在家庭生活中滲透核心素養是家長的教育理念與時代相一致的一種表現。學會健康生活培養中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與家庭生活融合。在家庭生活中家長應該讓孩子們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培養學生敢于面對困難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將會使學生終身受益。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既可以提高他們的生活的質量,也可以提高他們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