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印江自治縣民族實驗幼兒園,貴州 印江 555200)
隨著新時代中國特色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良好的幼兒教育不僅要培養幼兒的知識學習能力,還要充分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為幼兒學習知識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這就要求幼師在實際的幼兒教學過程中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變被動為主動。因此幼師在實際的幼兒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幼兒的學習特征,通過科學合理的游戲化教學手段指導幼兒自主探索,從而有效提升幼兒教育質量。
幼兒是一個人成長的啟蒙時期,屬于對客觀世界認知的起步階段。幼兒對世界和生活經驗的認知總是有限的,根據筆者的幼兒教育經驗可以得出,幼兒的自主性學習活動具有自發性和無目的性,通俗來講,幼兒對某一事物的認知、某一知識的學習往往是由于興趣使然,因此,幼師在開展游戲互動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掌握好幼兒的這一思想特征,設計合理的游戲互動教學內容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且要注意重點放在幼兒在參與過程中的體驗與收獲,而非舍本逐末,注重游戲互動教學的功利性。
例如在引導幼兒進行數字的認知與簡單的數學加法相關知識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幼兒形成對數字的有效記憶,并從根本上幫助幼兒形成基本的數學運算思想,我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組織幼兒開展了“鉆樹洞”的數學游戲互動教學。在游戲開始前我為每個學生發放了一張帶有不同數字的在1 到10 以內的臂章,引導學生將臂章貼在胳膊上。然后為學生講解游戲規則:拿到10 號臂章的小朋友請到這里來扮演樹洞,其余的小朋友根據自己手里的臂章上的數字,尋找那個能夠加起來組成10 的小伙伴,然后兩個人手拉手跑到扮演“樹洞”小朋友的背后。在充分保障幼兒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開展了這樣的游戲互動教學活動,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意識,從而在游戲化的教學情境中形成高效的數學知識學習方法,促進幼兒的發展。
互動游戲教學手段在幼師的眼中更注重于“教學手段”四個字,但是在幼兒的思維中更傾向于“互動游戲”四個字。這是幼師的角度和幼兒的角度不同步造成的理解差異。因此,幼師在開展幼兒互動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站在幼兒的思維角度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并非單純的幼兒喜歡就夠了,而是要在游戲設計的過程中站在幼兒的思維上仔細思考,這樣的游戲活動能帶來什么。只有幼師轉變了常規教學思維,站在幼兒的角度去進行互動游戲教學內容的設計,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幼兒互動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引導幼兒認識幾何圖形的過程中,為了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想象力,加深對幾何圖形的理解,我在設計游戲活動教學的過程中采用了換位思考,根據幼兒的思維靈活教學,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例如,在引導幼兒認識幾何圖形的游戲中,我拿出各種形狀的積木說“今天有許多圖形寶寶要找朋友去游樂場游戲,小朋友們幫助它們找找?!蔽覍⒂螒蛞巹t告訴幼兒后,幼兒開始游戲。游戲過程中有的幼兒說“老師,我幫它們找到朋友了,我還會用積木搭汽車、房子﹍”于是我馬上讓幼兒用積木想象自由搭建,并說出是用什么形狀的積木搭建的(如,汽車的輪子是圓形,房頂是三角形,梯子是長方形等)。通過這樣的游戲互動教學,既鞏固了幼兒對圖形的認識,又培養了幼兒的動手組建能力,一舉兩得。
幼兒是人生的啟蒙時期,對世界的規則并不理解。但是人是群居型社會生物,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就一定會有規則。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也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古訓。雖然說“初生牛犢不懼虎”是件好事,但是培養幼兒的挑戰意識、勇敢意識并不代表著要求學生“因無知而無畏”,在開展游戲互動教學的過程中,幼師只有注重加強幼兒對游戲規則的認同與遵守,才能夠從啟蒙階段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避免因幼兒時期的過于驕縱對成長帶來的不利影響。例如,在進行游戲活動的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力氣大的幼兒強制那些力氣小的幼兒服從自己,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會加以制止,并且耐心開到那些力氣大的幼兒:“你看,今天你比他力氣大,就這樣要求人家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那么改天你遇見一個比你還要強壯的小朋友要你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你會快樂嗎?是不是大家所有人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呀”,幼兒在經過細心教導之后,主動向同伴道歉,并形成了良好的規則意識。
綜上所述,在開展幼兒互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幼師要注重幼兒的思維特點和發育特點,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游戲教學內容,以培養幼兒形成初步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目的,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