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0712)
大學生是我們價值觀逐漸成形并走向穩固發展的關鍵時期,思政教育關系著大學生的一生,也關系著未來社會發展。筆者認為大學生思政教育要把學生個人價值、社會價值、主流價值融合起來,引導學生把握時代命脈,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結合疫情期間涌現的優秀人物,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筆者認為大學思政教育要結合疫情背景,結合網絡環境開展思政教育;融入疫情期間的感人事跡,引導學生向這些榜樣學習,提升大學生的思想覺悟;結合當前疫情防控措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自身做起。
疫情期間互聯網上充斥著各種信息,大學生本身極具熱血精神,但是缺乏社會經驗,很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煽動”。筆者認為大學思政教育要重視網絡輿論環境,融入一些輿論新聞,引領學生對網絡輿論進行甄別,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很多大學生缺乏法律意識,認為互聯網是法外之地,在一些社交軟件商發布一些不恰當的言論、或者是他人進行人身攻擊,這種行為是違法行為,思政教師要結合疫情扭轉學生的這種理念。思政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因為捏造疫情謠言而被處罰的真實案例,強化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做到文明上網,避免大學生陷入不良思想輿論的漩渦,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思政教師可以結合央視新聞、外交部等官方平臺發布的信息,結合我國政府頒布的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提醒大學生做好居家隔離,杜絕家庭聚餐,配合當地政府做好疫情防控,這也是開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網絡輿論環境良莠不齊,大學生要進行甄別,積極學習正能量,明確正確價值觀,規劃自己的奮斗之路。
思政教師要精心選取一些抗擊疫情期間的感人事跡,例如堅守一線的“00 后”和“90 后”醫護人員、堅守一線的外賣和快遞小哥、社區基層防控人員等,這些最美麗的“逆行者”,可以帶給大學生心靈上的震撼,樹立良好的道德楷模。思政教師在線上教學中可以結合相關感人事跡,例如武漢順豐小哥汪勇,志愿接送武漢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上下班,為醫護人員采買生活用品,汪勇還成立了司機志愿者隊伍,解決了醫護人員的后顧之憂。這次疫情抗擊戰中涌現了很多“00 后”的年輕護士,她們和大學生年齡相近,卻毅然決然走上了前線,堅守在最危險的醫院,厚重的防護服、一天長達十幾個小時的工作并沒有壓垮他們,她們心中裝著患者,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忠于自己的本職工作。思政教師要結合這些道德楷模,引導大學生分析這些先進人物身上的可貴品質,也為大學生樹立一個道德榜樣,引導他們學習這種社會正能量,讓大學生把自己和這些先進典型做對比,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養。大學生要從這些道德楷模的身上學習忠于職守、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國家利益至上等良好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大學生的個人成長。
思政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疫情防控措施,結合線上教學模式,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思政教師要帶領學生學習疫情防護知識,例如基本的個人防護,這樣可以消除學生長期隔離期間的恐慌心理;帶領學生關注全國疫情防控發展,引導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志愿疫情防控;培養大學生的自我約束意識,配合社區人員做好居家隔離,疫情期間拒絕大規模聚餐、拒絕食用野生動物等,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思政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身邊的擔任故事,例如社區保安、超市收銀員等,理解這些平民英雄,讓大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配合疫情隔離措施,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參與基本的社區防疫工作,例如協助社區人員做好體溫檢測、出入登記、幫助老幼病殘購買生活用品等,讓大學生參與到疫情防控中,提升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總之,疫情給全國大學生出具了一份“試卷”,思政教師要結合這一大背景開展教育教學,結合疫情期間涌現的感人事跡,為大學生樹立道德榜樣;結合大學生熟悉的網絡環境,提升大學生法治意識,自動甄別不良信息,樹立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念;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心理疏導,鼓勵大學生參與一些疫情防控,履行社會職責,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大學思政教育助力大學生健康價值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