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莫爾道嘎林業局,內蒙古 莫爾道嘎 022191)
森林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它的存亡決定著人類的命運。我國早已把生態文明建設列為國家的發展戰略,賦予林業重要使命,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林業主體生態功能區總面積10.67 萬平方千米,居全國國有林區之首。森林面積大,生態功能強,而林業生產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
現在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林業企業職工五萬四千多人,其中大多數為50 歲以上,并且是從木材生產采、集、裝、運等特繁工種轉崗,從事森林培育、管護、病蟲害防治、防火等工作居多,這些人員由于年齡偏大、病傷較多,勞動能力下降,已經不適合高寒、重體力勞動。
林區季節性生產很強,通常1—4 月份,10—12 月份,從事森林撫育生產;5 月、6 月、9 月、10 月份適合造林;4—10 月是森林防火期。1 月、12 月份比較寒冷,積雪較厚,路面起冰包,對車輛行駛、生產安全不利,還容易凍傷人;4 月、5 月、6 月蜱蟲多;現已不生產商品材,應從保護生態和人身健康的角度科學合理的安排生產時間。
林業企業職工人數在逐年減少,當地外出人口增加,勞動力明顯不足,而林業生產的任務量還有增無減,不能保證生產作業質量達到標準。審批時段安排不合理,不能保證在最佳生產時段組織生產作業,浪費了物力、財力、人力資源。
當前的林業企業管理模式不能從林業生產實際需求出發,工作效率低,各部門之間協調性差,各干各的,造林只管造林,防治只管防治,防火只管防火,森林撫育只做森林撫育,不能協調并進?,F在各個林業企業在生產投入上沒有真正從保護生態、撫育森林、改善職工生活條件等利國利民利企的角度出發,資金投入不足,生產設備老化落后,車輛、機械投入不足,給與一線生產成本太低。企業對職工沒有足夠的重視,實現企業效益就得考慮職工利益,在企業管理中,職工是主體,是根本。在企業管理中不考慮職工的利益,大大打擊了職工的創新力和積極性,職工沒有熱情,干勁不足,消極怠工思想嚴重,從而導致管理工作存在很多問題。
林業企業的監管制度只是看看賬本,查查資料,未能從實質上進行監管,等于沒有監管。
允許林業企業采用短期招工的形式從企業外部引進人員,以從事森林經營、森林防火為主,真正實行外部購買服務,企業進行管理監督,解決企業人員勞力不足問題。
企業積極安排好季節性科學生產,1—4 月份完成生產任務的計劃、上報、審批、培訓、安排部署等工作,減少重復性會議、活動等。嚴格落實全年管護,設卡、設站,管理有序。4—10 月是抓好森林防火,加強體能訓練、技術培訓,做到有火情迅速出擊,打早、打小、打了。5 月、6 月、9 月、10 月適時造林、人促;10—12 月份,從事森林撫育生產;使生產避開高寒、積雪、蜱蟲多等不利氣候時段,加強人身保護,生命第一。在野生果實成熟時節組織職工進行保護性采摘,不得毀壞林樹植被。
林業生產有關部門相互協調,積極溝通,根據林業生產實際情況合理上報生產任務,不要只考慮眼前利益而加大生產任務計劃,杜絕不合理預算。生產任務的計劃、審批、撥交等環節要在生產最佳時段之前全部完成,以便在最佳時間進行生產任務。
目前,林業企業還處于粗放管理的模式之中,應該科學地規劃林業的發展方向、產業格局及人員匹配,各部門要把計劃、預算、調查、上報、審批、生產等關系協調好,盡職盡責。
加強對林業企業在財務、人事的監管,做到??顚S茫Y金落實到位;重點加強人的管理,崗位編制規范合理,專職專人,大力培養林業技術人才。
增大生產投入,有投入才有產出,有投入才有成效,多方提高企業職工積極性、創造性,打造知識型、學習型、技術型、服務型、創新型現代化林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