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三道河口分場,河北 承德 068450)
涿州市地處華北平原西北部,北京西南部,京畿南大門。東經115°44′-116°15′、北緯39°21′-39°36′,東臨固安,西接淶水,北通北京,南到高碑店。東西橫距36.5 千米,南北縱距25.5 千米。涿州市總面積742.5 平方千米。本文主要針對保定市涿州開發區騰飛大街、潤禾街、陽光大街、振興街、自強街、火炬路、亨通北街、華陽路進行調查。
對保定市涿州開發區的各街道路兩側喬木和灌木采用逐株調查的方法,草本植物采用樣方調查的方法[12]。按照植物生物學特性,將有高生長、有發芽、有開花結果現象的視為成活。
于2015 年1 月10 日至2016 年9 月8 日,對保定市涿州開發區騰飛大街、華陽路、冠云西路、朝陽路的植物栽植成活率進行了調查,詳細記錄植物種類、栽植數量、后期死亡數量,同時對不同栽植季節以及不同栽植深度對成活率的影響情況進行調查。
栽植喬木共計3241 株,其中死亡239 株,總成活率為92.63%。從表1 可以看出,成活率較高的喬木依次為:青杄、國槐、柳樹、檜柏、白皮松、楊樹及銀杏,成活率都高于90%,成活率最低的為碧桃,成活率低于70%。從栽植數量上看,國槐、檜柏、青杄、楊樹與千頭椿占絕對優勢。
栽植草本花卉共計22114 株,其中死亡3661 株,總成活率為83.44%。草本花卉的成活率:大花萱草>繡線菊>鳶尾>連翹>75%,大花萱草的栽植數量最多,鳶尾的栽植數量最少,成活率偏低。
喬木成活率最高,灌木成活率次之,草本花卉成活率最低。涿州地區適宜的喬木樹種有青杄、國槐、柳樹、檜柏、白皮松、楊樹及銀杏,灌木樹種有大葉黃楊、檜柏球、棣棠和木槿,草本花卉有大花萱草、繡線菊以及鳶尾。喬木是園林中的骨干樹種,其抗旱、抗寒性較強,病蟲害較少,適應性強,易成活,便于管理,耐污染、抗煙塵能力強,樹木生長速度也較快,因此成活率最高。灌木適宜喜光,喜涼爽干燥的氣候,耐寒、耐旱、耐瘠薄,易發生病蟲害,不耐水澇,所以成活率比喬木稍低。草本花卉的抗旱、抗寒性較差,不耐水澇,適應性也較差,成活率是最低的。以往的研究也表明,喬木與灌木成活率較高,草本花卉成活率最低。影響喬木栽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氣候、土壤、苗木質量、種植技術、病蟲害等。因此,必須結合地形特點改良土壤,并保證苗木的質量,同時抓好栽植養護技術,才能確保喬木栽植成活率[19]。草本花卉成活率低,一方面是抗寒抗旱性差,另一方面可能選擇的種類不適宜,應該選擇一些易成活,后期管護要求不高的品種。研究表明,草本花卉抗寒性與抗旱性較差,而且抗旱性與草本花卉的種類相關。抗旱性最好的是萬壽菊,最適宜在作為護坡地被應用。矮牽牛根抗旱性最差,不適合護坡綠化[20]。所以選擇抗寒抗旱性強且合適的草本花卉種類才能提高草本花卉成活率。
喬木中較矮小植株、灌木及草本花卉具有審美意義,但是成活率低成為了這次綠化工程更多的經濟負擔,所以要減少其栽植數量,才能提高整體綠化水平。在調查過程中,還了解到交通路口處的植物成活率很低甚至植物全部死亡,還有的植物在局部也遭到了人為的破壞,因此要加強人為保護提高成活率。
春季與秋季栽植成活率最高,其次是夏季,冬季成活率最低。這是由于春季樹木仍處于休眠期,栽植后容易達到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理平衡,充足的水分條件,有利于樹木的成活。秋季樹木進入休眠期,生理代謝能力較差,消耗物質少,體內營養積累較多,氣溫漸漸降低,蒸發量小,土壤水分也很穩定,有利于維持生理代謝平衡和傷口的愈合,成活率較高。而夏季調查區域氣溫高,降雨量大,苗木的代謝很旺盛,就容易造成大量水分散失,管理人員管理不及時,導致樹木旱死或澇死,成活率不高。冬季由于樹木處于休眠和半休眠狀態,容易遭受干燥冷空氣的入侵,植株只能靠自身的水分與養分來抵抗寒冷的氣候環境。有時也會因樹木發生凍害而造成樹木死亡,因此要加強樹體保護,減少低溫危害。
研究表明,植物反季節栽植因受栽植時間、栽植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致使植物成活率較低[21]。夏季氣溫高、蒸發量大,極易造成植物脫水[22],所以進行樹木栽植很不適宜。冬季氣溫低,樹木由于遭受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土壤透風,從而導致了樹體水分失衡以及樹齡大不易再生新根而影響吸收功能,因此冬季的成活率最低23]。在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采取春季與秋季配合進行栽植,尤其是工程量大,人力物力資源緊張的時候,更應該分期進行栽植。一般春季進行栽植常綠樹種,秋季進行栽植落葉樹種,成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