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晶
(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青龍鎮公辦中心幼兒園,江西 贛州 341000)
幼兒教師在確定健康課程內容的時候,一般會參考現有的教學材料以及工作經驗,基本上不會考慮幼兒的興趣取向,但是想要做好幼兒的健康教育,就必須要重視幼兒的愛好,否則健康教育的效率很難提升。誠然,一些教育方面的指導文件和參考材料具有一定的應用意義,但是這并不代表可以不加考慮的照搬照抄,幼兒教師在確定健康教育內容的過程中,需要從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情況入手,確定幼兒是否具有基本知識和技能,對幼兒的興趣取向、生活經驗等進行仔細調查,最后經過有效整合來提升幼兒教育活動的質量。
幼兒能否產生穩定的社會適應能力事關其身心健康的發展,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采用的方法、提供的生活環境,則決定了幼兒社會適應能力的水平。根據相關調查數據可以發現,中低學歷的家長在培養幼兒社會適應能力時往往更有優勢,農村地區的家長在這方面更有優勢,經分析可以發現這主要是因為這兩類家長都更傾向于讓幼兒進行戶外活動,并且讓他們與同齡人共同玩耍成長;但是高學歷家長在這方面則存在一定的不足,他們本身的學習需求和工作需求比較高,在教育理念上更容易接受先進的思想,但是在帶領幼兒進行戶外社交等方面則略顯欠缺,最終導致幼兒的適應性難以得到提升。
實際上,家長的育兒觀念是否合理、創造的家庭環境是否穩定、教育方法是否科學,都會對幼兒身心健康的成長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在家園共育視角下,家庭和幼兒園必須要同步參與到幼兒健康教育當中去,形成有效的、積極的雙向互動,共同配合為幼兒提供教育支持,這樣一來幼兒的身心健康才能在生活的每個細節當中得到鍛煉和發展。但是在實際的家園共育幼兒健康教育工作中人們發現,部分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幼兒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或者由于工作等原因沒有時間參與幼兒教育,導致幼兒教育家長方面出現了一定的缺失,這顯然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順利發展。
在家園共育視角下,家長和幼兒園方面的觀念必然會逐漸接近,家長必然會不斷地參與各種活動,且他們參與幼兒教育的積極性和熱情會不斷提升,幼兒園方面可以打破過去“園方主導教育家長負責配合”的教育模式,真正提升家長之間、家校之間的合作力度,對健康教育經驗進行傳導,綜合社會、教育機構和家庭的努力,完成健康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比如說,幼兒園方面可以組織家長參與幼兒健康教育知識講座、鼓勵家長分享自己在健康教育等方面積累的經驗,從幼兒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性教育等方面分別入手為家長提供支持與幫助,讓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升和進步。另外,幼兒園方面還需要對幼兒教師進行培訓和再教育,讓他們能夠掌握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每隔一段時間組織幼兒教師進行健康教育研究活動,提升幼兒教師對幼兒教育新標準的理解程度,借助研究教學一體化、研究學習一體化等模式,完成幼兒教師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升,為促進幼兒健康教育發展做出努力。
科學合理的幼兒健康教育觀念實際上是人們對健康教育不斷探究的結果,能夠在確定健康教育目標、確定健康教育內容、確定健康教育水平評價策略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從20 世紀20 年代開始,就有教育領域專家開始關注幼兒健康教育,他們認為幼兒的很多不良生活習慣都來自家庭環境,家長對幼兒的影響至關重要。家庭環境是幼兒從出生到上學接觸較多的環境,因此家庭教育可以說是幼兒身心健康的基礎,家長必須要對自己的教育理念進行反復的分析,根據幼兒成長的特點,從家庭教育角度出發幫助幼兒樹立健康觀念,為后續的健康生活、健康行為培養做好準備。另外,在家園共育視角下,提升家庭成員對健康教育的關注度,也是幼兒教育機構不可推卸的責任,幼兒教育機構必須要和家長統一教育觀念、合理進行合作,以提升家長對健康教育的認知水平為出發點,給家長普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環境的重要性。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家園合作方式推送信息,讓家長能夠看到幼兒的健康狀況和體質狀況的變化,常用的方法有家校聯系冊、幼兒園宣傳欄、家長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等,都有助于提升家長對健康教育的認知水平。能夠讓家長在看到這些信息的同時,更新自己的健康教育理念,并且將新的合理的教育思路貫徹到家庭教育當中。另外,幼兒教師必須要牢牢抓住生活化教育的要點,通過各種方法和家長取得有效溝通,做好科學健康教育的宣傳工作,保證家長和園方的教育觀念能夠統一,最終達到提升幼兒健康教育合作之間的目標,為幼兒的長遠發展做好準備。
除了在園期間之外,幼兒的大部分時間都和家長朝夕相處,因此和家長加強溝通,是保證幼兒健康教育最終效果的選擇,比如說定期組織家長會就是解決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策略,家長會上教師需要把幼兒的平時表現傳達給家長,采取恰當的表達方式和家長進行溝通,根據家長的性格特征和年齡特征等調整交流方法,從而提升溝通的效果,更好地了解幼兒心理成長的過程和情況。而家長也需要借助家長會這樣的機會,對自己過去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改變過去和孩子交流的方法,和孩子進行有效的親切的溝通,建立健康親密的親子關系,跨越交流和心理上的鴻溝,切實參與到幼兒的健康教育當中。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逐漸邁進新階段,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發展,部分家長從幼兒教育階段就對孩子的文化成績要求甚高,一些幼兒教育機構為了適應這種需求,也開始增加文化課的課時等。然而人們必須要認識到,幼兒教育階段對幼兒的身心健康進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會影響到幼兒世界觀、人生觀的樹立以及體魄的強健,對幼兒的成長有著不可或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