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崢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湯溪鎮中心小學,浙江 金華 321000)
在國家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社會現狀也隨之改變,人們隨著思想觀念的改變,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而對孩子的要求也不僅僅是追求成績,也會更加關注對孩子的多方面發展。體能是學生保持健康身心的關鍵環節,也是學生能夠全面發展的必要基礎。因此小學體育課逐漸備受關注,期待孩子能夠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促進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教育部也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積極參與到改善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
堅持以“健康發展”作為小學體育課程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意識;以學生發展為重點,引導學生能夠正確進行體育鍛煉和健康學習;教師還需要注意的是個體和生源地差異,制定具有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從體育學習中有所收獲[1]。教師需時刻將一切為了學生作為教學目標和核心理念,將德育作為教學基礎,能力作為重點培養,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并讓其明確正確的三觀和科學的課程觀、教學觀、評價觀和質量觀,設計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深入實現品質課堂的建設,促進小學健康體育課程能夠穩步發展。
社會現代化的首要目的就是將人現代化。人的現代化主要是通過文化、心理及素質實現。體育方面的未來教育是將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運動提供現代化隊伍為目標,而體育課程的改革將承受動蕩并對現代人的成長產生極大的影響。體育運動是先進意識傳輸的載體,要想進行社會現代化,就應該從小學體育抓起,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小學體育課程改革中,使體育教學能夠滿足未來人發展的要求。
學生在參加體育課時,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健美操、武術、藝術體操等內容添加到日常的體育課程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參與性。小學生因其體質各有不同,故在進行技巧性較強的體育項目時,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制定適應的項目,這樣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以藝術體操為例,在體育課中,首先教學生基本動作,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自己的腰部、腿部等身體部位,讓整個身體的柔韌性得到鍛煉和提升。再給學生播放音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藝術體操的表演中,讓學生在表演中盡量舒展自己的身體,使身體更具柔韌性。為了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性,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體操動作,讓學生自由創新新動作,可讓學生分成小組,在小組中討論設計,最后結合音樂進行體操評比。在這樣的藝術體操項目中,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獲得綜合發展。健美操、藝術體操等項目將不同風格的舞蹈和旋律進行結合,加之音樂的律動,使得其具有藝術性和競技性的特點,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進行這樣的體育項目,能夠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并且能夠達到陶冶學生情操、放松身心的目的。
體育教學是將訓練學生身體為主要手段,將學習體育健康的知識和技能作為主要內容,將加強學生健康意識和體育意識為主要目標。體育教學包含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五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提到的體育技能是體育課程中最重要的內容,也是能夠實現其他學習目標的基礎。將運動技能作為課程核心進行體育課程規劃,并將各個領域的發展方向進行有效聚合,與此同時在對運動技能項目進行設計和研發時,應充分體現出體育課程的基礎性和綜合性,避免出現片面教學和多分關注優勢群體等現象。
小學體育教師應對傳統的課程內容和評價標準進行創新。傳統的體育課程內容大都是排球、足球、跑步等項目,使學生在學習體育項目時存在應付式學習的現象,為此,教師應結合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減少跑步等田徑運動和球類等自由鍛煉的時間,將關注點放在集體活動的項目,在體育課堂上教師應與學生積極互動。例如在進行籃球等球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制定科學公平合理的評價標準,結合學生的實際運動情況進行評價。如體育教師將男生和女生各自分組,進行“直線運球”等比賽,男生女生小組之間各自進行評比,贏得一方可以獲得小獎品,對輸的小組給予適當地懲罰,并指出輸的原因,鼓勵學生不要氣餒。這樣規劃課程教育能夠提升課堂的整體氣氛,培養學生的小組意識,增強他們之間的友誼和自信心。
在課后布置作業時,可使學生與家長共同完成,提升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同時還會增進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家長作為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不僅是對學生的知識范圍,還包含父母對孩子的支持、認可、信任和包容的程度。父母平時言談舉止都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如果腳掌有良好的素養,學生就能朝著積極方向發展。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家長具有較強的依賴性,此時家長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這樣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體育教師應根據這一特點,布置親子合作的作業,幫助家長與孩子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
小學階段的教育是引導學生朝正確方向發展的重要時期,而體育教育又能幫助學生養成體育意識和加強身心健康的學科。因此小學體育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應引起廣大教師和家長的注意。隨著體育教育改革的推進,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但是改革的趨勢時不可待,作為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去了解學生的情況,并根據得到的結論設計教學方案和目標,使體育教學得到最大的成效,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