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白城師范學院,吉林 白城 137000)
近些年來我國現代化教育教學體系發展日益完備,地方高校作為教育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成分,承擔著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發展的現代使命。近些年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人才越來越稀缺,這也為地方高校辦學帶來了一定的要求,為了不斷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必須要不斷調整學院的教學結構,結合社會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強理論創新、注重實踐教學,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培養更多的人才。
高校是個人提升和創新、為社會主義培養現代化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要通過科學的課程體系逐步實施來促進人才的完善和提升。培養現代化人才是高校進行教育教學的宏觀體系目標,那么科學細致的課程體系就是培養人才的微觀機制。高等院校想要更好地為設計現代化事業輸送人才,必須要在借鑒其他學院先進經驗技術上結合自身辦學特色以及當地經濟發展形勢,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保證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然而近些年來電子信息產業不斷發展,高校課程體系開始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必須要針對當前行業競爭趨勢以及經濟全球化趨勢迅速調整課程體系,做出必要的調整和改革。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人才必須要促進各方面的共同提升,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需要的全能型綜合性人才,而教學環節是地方高校培養人才的必經途徑也是重要環節,必須要有具體實際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共同參與。然而當前不少地方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時過于重視理論教學環節,對實踐環節產生了輕視,由于自身學院的辦學特色以及條件限制,實踐教學環節長期出現被忽視的現象,這必將導致嚴重的人才與市場差異化現象,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后,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磨合才能適應工作流程。
人才培養目標是高校和學院進一步工作的指揮棒和出發點,因此在工作進行之前必須要結合自身特色,結合時代經濟發展特點,確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在人才目標培養過程中一定要樹立長遠目光,避免閉門造車,對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教學模式進行改造和創新,盡可能地參考其他高等院校或國外先進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調研當地市場,以實事求是有針對性的培養目標來進行下一步工作。地方高校必須要對社會發展趨勢進行調研,對區域之間經濟差別做出研究,結合地方特色為學院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注入新的活力,培養出現代化的綜合性人才。
如何結合時代特色以及學院辦學理念、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當前各個地方高校以及教育教學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地方高校以及教育教學工作者必須要結合轉型時期的地方經濟戰略布局,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以應用為核心、以技術為基本,以能力為發展前景努力實現人才的培養以及工作崗位的對接。在下一步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要從提高學生的應用型能力為出發點,既要教授學生必要的理論知識,也要不斷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強大的心理素質,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分類,調整理論教學與實際教學的比例。地方高校一定要注重自身的學科分類,對學生的學習現狀以及發展前景進行了解,確保學科分類以及課程編排能夠同時滿足學生對于知識、能力、素質各方面的渴望,合理安排課程門類數量,建立適合學生成長和發展的現代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一個科學先進的學習環境。
教學環節是人才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不僅要得到地方高校的重視,也要不斷提升教育教學工作者的工作態度,不斷加強教學工作者的技能強化,注重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突出實踐化教學。各地方高校可結合自身特色與當地先進企業合作,加強校企合作,通過審批專項資金構筑相關的設施,不斷建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訓基地,為學生的學習和實踐操作能力培養提供保證。地方高校可聘請當地專業人才開展專業講座,同時解放課堂,不斷加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到當地企業實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感受工作氛圍,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學習意識。
結束語:總而言之,當前的轉型也是地方高校辦學的發展契機,各個學院必須要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把握時代機遇,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注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